- 2023年信息通信業加快發展 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6.8%
- 2024年01月19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辛國斌介紹,2023年,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6.8%,成為賦能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支撐。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辛國斌介紹,2023年,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6.8%,成為賦能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支撐。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
剛剛辛部長提到,2023年我們的工業經濟回升向好,信息通信業實現平穩較快增長,請詳細介紹一下2023年工業和信息通信業的發展情況。謝謝。
辛國斌:
謝謝您的提問。2023年,對中國來講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工業經濟在波動中實現穩步恢復,發展的韌性進一步增強,突出表現為五個穩。
一是工業生產企穩加快。2023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重點行業生產整體向好,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8個保持增長。十大重點行業基本盤穩固,平均增速超過5%,高于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的平均增長水平,這為工業經濟整體向好提供了堅強支撐。電氣機械器材、汽車等行業生產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都超過10%,汽車行業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3%。鋼鐵,有色、石化等傳統行業復蘇明顯加快,電子行業走出低谷,全年實現3.4%的正增長,這一點很不容易。
二是多數省份工業經濟穩定恢復。各地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廣東提出制造業當家,山東把工業經濟作為頭號工程,絕大部分省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省份增長面較2022年增長了近20%。十個工業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生產全部實現同比增長,10個工業大省當中有8個省份增速高于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整體增速。江蘇、山東、安徽等省份增速都超過7%。
三是企業效益穩步回升。截至去年11月底,規上工業企業虧損面自2023年4月起連續8個月持續收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連續5個月回升,利潤從去年8月開始連續4個月實現正增長,為企業擴大創新投入和再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四是工業投資穩中有進。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同比增長9%;全社會固定社會資產投資增長3%。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速自2023年8月以來呈現加快態勢,汽車、電氣機械器材、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投資都是兩位數增長,高于10%,這些投資,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這為下一步持續發展增添了后勁。
五是市場預期穩中向好。截至2023年11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48.3萬戶,較2022年底增加3.2萬戶,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制造業PMI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自2023年10月連續3個月上升,全年指數均高于臨界點,這也說明我們制造業企業對發展的信心穩定恢復。
與此同時,信息通信業也在加快發展。2023年,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6.8%,成為賦能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支撐。
網絡基礎設施日益完備,累計建成5G基站337.7萬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端口達到2302萬個。萬物互聯基礎不斷夯實,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占移動網絡終端連接數的比重達到57.5%。技術產業創新發展,5G定制化基站、5G輕量化技術實現商用部署,推出全球首款衛星通話智能手機、6G、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賦能效應持續凸顯,5G應用融入71個國民經濟大類,“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超過1萬個。在文旅、醫療、教育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應用,助力恢復擴大消費。
普惠服務向縱深推進,全國行政村通5G比例超過80%,2577家老年人、殘疾人常用網站和APP完成改造升級。全年共攔截騷擾電話540億次,公開通報1861款違規APP,用戶權益保障持續推進。
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持續提升基礎電信網絡重大風險防范能力,行業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水平顯著增強。
2024年,工信部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積極應對內外部風險挑戰,進一步鞏固增強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進工業、通信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