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有點田》端午連播,聽王冰冰丁真的”種田心得”
- 2023年06月22日 來源: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6月22日-6月24日每晚20:15分,CCTV-17《生活有點田》正式播出。節目的主人公王冰冰這次來到了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的連山村。
6月22日-6月24日每晚20:15分,CCTV-17《生活有點田》正式播出。節目的主人公王冰冰這次來到了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的連山村。
每年六七月是這里最熱的月份,平均溫度在20-26攝氏度,晝夜溫差大,因此這里非常適宜種植大豆。這次王冰冰還有個重要任務,就是跟她的好朋友們一起來這里種豆。
好朋友之一的小策在農業大學學的是獸醫專業,最后卻干上了導演,農村是他的舞臺,農民是他舞臺上的主角,舞臺上演出的是許許多多人熟悉又陌生的農村故事。另一位好朋友叫丁真,很多人都是因為這個男孩知道了“理塘”。他從小生活在甘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藏族牧民。
陳奇是連山村的書記,冰冰和好朋友們因為初來乍到,因此獲得了陳書記十足的關照。連山村1046戶人家和7341畝的土地,都在陳書記的管轄之下,想要完成種豆任務,離不開他的幫忙。
這里地處丘陵地帶,無法使用大型農耕機械,只能依靠長得像吸塵器的鋤草機進行作業,
干活不易,不消一會兒,幾位嘉賓已累的滿頭大汗。陳書記也適時地搬來了“救兵”——平均年齡六七十歲的大爺大媽。
別看他們年紀不小,干起活來卻毫不含糊,熱火朝天,干勁十足。為此,小策給這支隊伍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割草者聯盟。
在“割草者聯盟”里,幾乎看不到年輕人的面孔。據陳書記介紹,這些叔叔阿姨都是被召集起來的可用勞動力。村里老人的地無法耕種,于是就把村里可種植的農田進行清查,以租賃或合作等方式合理化經營。個人的地,集體來種,再次盤活這些閑置的土地,勞動更有價值。
為了獎勵幾位好朋友的賣力付出,陳書記用一道自研的美食-桃子炒肉犒勞大家。這是陳書記為了讓滯銷的桃子開發的新菜譜之一。嘗過了美食,了解到了問題,冰冰、丁真和小策決定幫助村里賣桃。這樣,陳書記就不用再為滯銷的桃子研究新的菜譜了。
連山村的桃樹都種在山上。漫山遍野,有數萬多畝。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像一片海。
桃園里的阿姨和幾位嘉賓的共同努力下,一車桃子終于摘完,“急切”等待購買人的到來。
賣桃現場的人山人海出乎先前的預料,幾位嘉賓感動十足。“我很開心,發的微博還是起了作用”丁真這樣說。
面對從天南海北趕來的朋友們,幾個人迅速進行了分工。小策制定銷售策略、陳書記負責現場秩序的維護,冰冰則擔任起了收銀員,丁真負責給大家裝桃。幾百斤的桃子在大家的有序分工下短時間一銷而空。助農任務會有結束時,但助農促銷的熱情已經在幾人心里持續激蕩。
冰冰說,連山村夏天的午后,是久遠記憶里每一個夏天該有的樣子。是池塘悄悄盛開的荷花,是耷拉著腦袋奔走的小雞,是只穿一只拖鞋納涼的大爺,是在寧靜中耳語的樹葉...
在她的眼中,連山村就像一個獨立的世界。這個世界,有自己運行的道理和邏輯。
春天播種,秋天就會收獲,填滿每一個平淡日子的是充實勞作的滿足,和勞作后簡單的快樂。
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村里的人們清清楚楚,這是他們的家園,他們只需要安靜地陪著土地、陪著歲月就足矣。
“為什么在這里,快樂和滿足變得這么簡單?”對于這個質樸又高深的問題,幾位嘉賓似乎已有了答案。
6月22日-6月24日晚20:15 ,收看CCTV-17《生活有點田》,相信你也會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