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家上市券商發布三季報:業績現分化 自營業務成增長引擎
- 2023年10月30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截至記者發稿,已有22家上市券商披露前三季度業績,營業收入暫位于前三名的分別是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和國信證券,3家券商的營業收入均超100億元;凈利潤排名前三的則是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和國信證券。其中,招商證券、中信建投的凈利潤均超50億元。
目前,半數上市券商披露了2023年三季報,整體業績表現呈現分化態勢。整體來看,部分中小券商業績展現彈性,前三季度,已有兩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均超100%,一家實現扭虧為盈,而已披露業績的頭部券商業績增速出現回落。
截至記者發稿,已有22家上市券商披露前三季度業績,營業收入暫位于前三名的分別是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和國信證券,3家券商的營業收入均超100億元;凈利潤排名前三的則是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和國信證券。其中,招商證券、中信建投的凈利潤均超50億元。
不過,這幾家頭部券商的業績增幅呈現同比下滑或增速回落。其中,中信建投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9.03%,招商證券和國信證券分別同比下降2.79%、6.48%;凈利潤方面,中信建投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11.57%,招商證券和國信證券的增長率同比都在3%以下。
業績增幅方面,前三季度,14家券商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家券商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2家券商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雙增長。其中,部分中小券商業績表現較為出色,東北證券、中原證券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0%,分別為109.24%、103.12%;太平洋證券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
從近年來券商業績變化的整體趨勢來看,自營業務收入的穩定性、持續性對券商盈利與否影響較大。前三季度,22家上市券商五大主營業務中僅有自營業務收入整體呈現增長,共實現自營業務收入312億元(不含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同比增長52.4%。其中,有21家券商的自營業務收入呈現同比增長,自營業務也成為絕大多數上市券商業績保持增長的有力支撐。
從單家公司業績來看,前三季度,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國信證券的自營業務收入均超40億元,分別為50.63億元、47.18億元、45.97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7.33%、3.34%、22.94%。不過,中小券商在同比方面則更具彈性,財通證券前三季度的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504.29%,而其上半年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223倍。東北證券、第一創業、首創證券、財達證券前三季度的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幅也均超100%,興業證券、國元證券則實現該業務收入扭虧為盈。
此外,由于受各公司經營方向的側重點不同等因素的影響,經紀、投行、資管、利息收入結構中,券商之間收入表現分化均較大,且目前整體均呈現同比下降趨勢。
開源證券非銀金融團隊表示:“第三季度市場表現相對低迷,券商基本面承壓,后續引入中長期資金、鼓勵分紅和回購等方面政策值得期待,當前板塊估值和機構配置位于歷史低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