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廣ETF任重道遠 市場生態尚需完善
- 2023年06月20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隨著ETF業務進化到新的發展階段,領先公募和券商越來越重視ETF的持續營銷,并且把構建生態列為未來重要目標。但是,進入新階段就要面臨新任務,后續如何面對各類投資者提供更為豐富的投資策略和服務,是業務進一步發展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孫翔峰
雖然資產管理機構越來越重視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推廣,但受制于考核機制等因素,ETF市場推廣仍遇到不少問題。
目前,部分基金公司和券商存在對ETF重首發、輕持營的問題,ETF產品的保有量穩定增長比較困難。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場新發ETF份額達到1513.12億份;但2022年年報披露,留存規模僅有745.95億份,留存率不足50%。很多ETF產品規模在初期很高,但過一段時間之后就無人問津,由于規模快速下降,導致流動性不足,投資者難以進入,后續ETF產品要持續發展壯大就比較困難。
新發產品競爭激烈,以及渠道考核機制不完善等導致該現象頻繁出現。由于同標的產品發行競爭日趨激烈,高成本發行成為ETF首發常態,但過高的成本使得真實需求的資金較低,產品首發成立后的留存率較低。此外,不少渠道處在從銷售機構向買方投顧轉型過程中——而這一過程并未完全實現,導致對持續營銷不重視。
華興證券副總經理、零售事業部負責人馬剛分析,部分券商對ETF重首發、輕持營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券商經紀財富業務從賣方向買方的轉型,各家進展程度不同,組織機制和績效管理跟進不足,造成一線人員看重簡單的銷售及激勵;二是沒有建立ETF投資服務體系,只有銷售手段,沒有從投研到工具再到運營的服務體系,造成客戶需求與ETF投資場景缺乏匹配。
此外,當前ETF市場的生態尚需進一步完善。整體而言,ETF市場尚處于早期階段,從供給端角度,我國ETF市場自2004年12月揚帆起航,2019年才開始進入快車道,目前A股市場交易的ETF產品中約80%的數量、50%的AUM(資產管理規模)發行于2019年及之后,整體市場的指數編制、產品創新、基礎規則與配套機制均在完善發展進程中。從需求端的角度看,ETF投資者認知度與市場滲透率有待進一步提升,且ETF本身是被動型投資產品,在A股結構性行情下,與ETF產品配套的配置策略對于個人投資者也尤為重要。
不過,隨著ETF業務進化到新的發展階段,領先公募和券商越來越重視ETF的持續營銷,并且把構建生態列為未來重要目標。但是,進入新階段就要面臨新任務,后續如何面對各類投資者提供更為豐富的投資策略和服務,是業務進一步發展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