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當前位置:北方企業新聞網> 經濟參考>正文內容
  • 張厚明:“中國產能過剩論”不成立
  • 2024年07月21日 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試圖為保護主義經濟政策找借口。記者專訪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張厚明。他表示,當前,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保持基本穩定,工業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處于良好區間,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明顯,我國工業領域總體上看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試圖為保護主義經濟政策找借口。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張厚明。他表示,當前,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保持基本穩定,工業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處于良好區間,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明顯,我國工業領域總體上看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此外,全球綠色產能供給不足、我國輸出的優質產能為全球經濟增長和價格穩定作出貢獻等也證明“中國產能過剩論”不成立。

記者:近期一些國家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我國產能利用情況究竟怎樣?

張厚明:當前,產能利用率指標顯示我國在工業領域整體上并未出現產能過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從整體看,近年來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穩定在76%左右,與目前美國的78%相差無幾。平安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詳解產能過剩:歷史對話現實》顯示,2023年我國工業的產能利用率均值為76.5%,較2016年四季度以來的中樞水平76.2%高出0.3個百分點,表明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保持基本穩定。

從新能源領域看,2023年與新能源領域密切相關的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約為77%和75%,與同期制造業產能利用率75.3%較為接近。

從庫存看,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均處于良好區間。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從整體上看,今年6月份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中的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指數分別為47.6%和48.3%,分別較2023年2月份的高點49.8%、50.6%下降了2.2個和2.3個百分點。從2023年3月份至今,我國每月的原材料庫存和產成品庫存指數一直位于50%的榮枯線以下,庫存量持續降低。

從企業利潤看,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明顯。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543.8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27.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2.6%;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329.3億元,同比增長7.6%;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510.5億元,同比增長1.0%。此外,今年前5個月,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9285.7億元,同比增長6.3%。

記者:對于全球市場而言,中國產能輸出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產能輸出?

張厚明:當前,全球綠色產能面臨供給不足局面。無論是全球要實現《巴黎協定》規定的目標,還是我國要實現“雙碳”目標,目前的綠色產能均不能滿足需求。

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必須達到4500萬輛(約為2022年的4.5倍)才能實現碳中和目標,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約為2022年的4倍)。麥肯錫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達到50%(目前僅為16%),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能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預測,國內對新能源汽車的潛在市場需求很大,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由2023年的35.2%提升至2033年的60%,在我國的農村市場和三四線城市,新能源汽車仍存在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我國輸出的優質產能為全球經濟增長和價格穩定作出貢獻。我國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已經在新能源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及產能方面獲得突破,有力推動了全球新能源轉型。據有關機構統計,在過去的10年里,全球光伏發電項目的平均用電成本累計下降了80%,風電項目的平均用電成本累計下降了60%,我國為此作出了巨大貢獻。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金額高達1.06萬億元,每出口3輛汽車中就有1輛是新能源汽車,光伏組件產量也連續16年排名世界第一。

記者:面對西方提出來的“中國產能過剩論”,我國該如何應對由此帶來的風險和挑戰?

張厚明:西方近期不斷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旨在為實施貿易保護政策鋪墊造勢。對此,我們要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推動貿易伙伴多元化,支持和鼓勵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在開放合作中共同推動全球新能源產業合作。

首先,加強頂層設計,推動貿易伙伴多元化。本著因地制宜原則,結合共建“一帶一路”倡議、RCEP等多邊協議及合作國產業扶持政策,制定國際產能合作規劃,探索國際產能合作的新路徑與新模式。在全球范圍內充分拓展多元化的市場,推動我國與更多國家建立深度合作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應做好統籌規劃,圍繞重點項目建設指導企業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地對外開展產能合作,有效避免企業間無序競爭和盲目投資。

其次,鼓勵企業“走出去”開展本地化經營,加強相關風險防控。應學習跨國公司本土化經營戰略,鼓勵國內優勢企業在東道國設立分支機構,開展本地化經營,在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的同時,提升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國內“走出去”企業應嚴格遵守合作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風俗習慣和法律法規,樹立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進一步強化國別研究,圍繞重點產業產能情況開展風險評估和風險預警預測,對重點國家產能合作的潛在風險要做到早知曉、早防控。

再次,要強化服務保障,助推企業更好地“走出去”。結合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涉外業務需求,鼓勵和引導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機構“走出去”,為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便利。引導政策性銀行、專項基金平臺、國際多邊金融機構等參與國際產能合作項目,加大對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經濟日報記者 杜 芳)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新聞排行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91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新婚兰兰|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熟女人妻少妇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一区|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久久九九99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jiucao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午夜精品不卡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网址|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cosplay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在线|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 中日韩精品电影推荐网站| 国产精品哟女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