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客戶欠款引債務違約 航天通信求助國資紓困
- 2019年07月30日 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航天科工系上市公司航天通信日前發布公告,公司下屬子公司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慧海派”)出現部分銀行債務逾期,逾期債務本金約5.6億元。
航天科工系上市公司航天通信日前發布公告,公司下屬子公司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慧海派”)出現部分銀行債務逾期,逾期債務本金約5.6億元。
航天通信表示,智慧海派如果無法妥善解決逾期債務,其可能面臨支付相關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息等,增加財務費用;同時會進一步加劇其資金緊張的局面,影響資金鏈安全,由此將對公司2019年度業績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記者從航天通信董秘辦采訪獲悉,智慧海派出現銀行債務違約主要是因為下游手機客戶拖欠應收賬款。航天通信目前正與擔保方之一的南昌臨空經濟區下屬城投公司溝通現行墊付銀行欠款,此外由上市公司出資償還部分欠款,督促智慧海派與相關債權人協商妥善的解決辦法,盡快解決債務逾期問題。
尋求國資幫助墊付
資料顯示,智慧海派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1.98億元。其中、航天通信持股58.68%,鄒永杭持股26.31%。
同時,對此次債務違約,記者致電航天通信。公司董秘辦人士表示:“智慧海派出現銀行貸款違約主要是因為資金鏈緊張導致,并不是經營上產生大額虧損。資金鏈緊張主要是智慧海派擴張規模較大,導致應收賬款較高,部分應收賬款短時間無法回收引起?!?/p>
該人士介紹,智慧海派經營模式是與客戶簽署協議后,向上游付現款采購手機產品之后向客戶交付,但是回款時間較長,一般是客戶手機銷售之后付款,在下游客戶付款前的賬期需要借助銀行貸款購買物料。
航天通信年報顯示,智能終端領域主要客戶為小米等國內大型手機品牌商;物聯網終端主要客戶為海康威視、聯想、小米等。該人士拒絕透露是哪些客戶拖欠營收賬款,以及債務資金缺口是多少。但其表示,海派主業是做智能手機ODM業務,出現銀行債務違約不只是一兩個客戶的問題。
該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管理層已經召開會議協商解決辦法。初步方案包括協調由擔保方之一的南昌臨空經濟區下屬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擔保方”)先行墊資償還中國進出口銀行的約4.5億元的銀行貸款;其余涉及南京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約1.1億元貸款(銀行敞口)由上市公司先行償還。免除銀行滯納金、違約金等費用,同時約定由智慧海派方面后期償還擔保方以及上市公司。
一位資深的手機ODM行業從業者分析:“手機行業是重資產行業,應收賬款都比較高。但是如果應付賬款更高的話就沒問題,但是像海派這樣體量較小的ODM公司對供應鏈的話語權很弱,控制力也很弱,所以他無法要求供應商更長的賬期,供應鏈的采購是需要提前預付款的,或者賬期很短的,而客戶的賬期反而更長,所以就會導致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很高。”
核心資產業務承壓
航天通信在2015年12月以發行股份形式支付10.65億元對價購買智慧海派51%股權,意圖拓展公司的民用通信業務。近年來,智慧海派盈利持續上漲,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2018年年報顯示,航天通信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9億元,其中,智慧海派2018年凈利潤為4.03億元。
智慧海派在前次業績承諾期最后一年超額完成業績承諾。在今年4月16日,智慧海派前重要股東鄒永杭、朱漢坤與航天通信再次簽署了《盈利預測補償補充協議》,承諾智慧海派2019年度、2020年度實際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2億元。
智慧海派在前三年的業績承諾期業績表現不錯,但是今年一季度突然變臉。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航天通信營收15.77億元,同比下滑43.12%,公司表示營收下滑主要原因是:5G時代的來臨加大了客戶對5G終端產品的預期,公司下屬智慧海派智能移動終端市場需求有所下降,造成訂單減少;同時智慧海派由于資金緊張,電子元器件及原材料采購受到一定影響,導致出貨量下降。
今年一季度財務數據顯示,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年末的194天增至490天,應收賬款壓力增大。此外,航天通信公告顯示,目前公司第二大股東、智慧海派原實控人鄒永杭所持有的公司全部有限售條件流通股被司法輪候凍結,累計被凍結股數已達到1.27億股。
航天通信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督促智慧海派催收應收賬款,在公司沒有曝出資金鏈問題之前有些客戶表現比較強勢,但在公司面臨經營困難情況下,公司后期不排除通過司法程序去追收應收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