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入股中金第三年 斥資5億設合資公司有哪些野心?
- 2019年09月25日 來源:新京報
提要:入股中金、成為戰略投資者后,騰訊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的強強聯合出新招。9月24日晚間,中金公司發布公告稱,擬與騰訊控股間接持有的全資附屬公司騰訊數碼(深圳)有限公司訂立股東協議,成立一家合資技術公司。
入股中金、成為戰略投資者后,騰訊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的強強聯合出新招。9月24日晚間,中金公司發布公告稱,擬與騰訊控股間接持有的全資附屬公司騰訊數碼(深圳)有限公司訂立股東協議,成立一家合資技術公司。
新公司成立補足短板還是“未見新意”?
據悉,新的合資技術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其中中金公司持股51%,騰訊數碼持股49%。從合資公司主要職能、目的來看,中金公司發力金融科技,向智能化財富管理轉型。
在合資公司的成立的主要職能與目的上,中金公司稱,該合資技術公司擬通過提供技術平臺開發及數字化運營支持,以數字化和金融科技能力推動中金財富管理業務加快轉型及實現規模化發展。未來在可行情況下,合資技術公司可向其他金融機構開放服務。
在中金公司看來,此次擬成立合資技術公司為該公司與騰訊把握財富管理領域數字化發展的重大機遇,基于強強聯合的一次創新與探索。
事實上,與騰訊在財富管理業務上進行合作的想法,記者發現在中金公司的2019年半年報中已初露端倪。中金公司在半年報中稱,下半年“進一步加強與騰訊的合作,擴充客群來源和客群類別,利用客戶畫像等手段,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全面提升服務能力。”
華創證券非銀分析師洪錦屏分析,引入騰訊,補足財富管理發展的第二條腿。當前中金財富管理面臨上規模和提效率兩方面問題,合并中投上規模,引入騰訊提效率。中金公司開展財富管理業務已有十余年歷史,熟知高凈值人群的金融活動特點。借助騰訊廣泛的客戶觸點,結合中金提供的目標客戶畫像,將實現更廣范圍內更高效率的財富管理客戶發掘和對接。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認為,中金與騰訊的此次合作,利用互聯網平臺引發零售經紀業務,在業內比較稀疏平常,不算新鮮事,對于中金公司本身來說并無太大價值。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營銷、促銷并無太大新意。
董登新指出,中金公司此前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更具有研究意義。阿里巴巴本身作為一個商業生態,基于該商業生態延伸出的金融產品,像此類制度創新、產品創新、業務創新更具有實質性革命意義,這種創新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他所帶來的利潤也是相當巨大的。
合作兩年 “投行霸主”轉型To C方向
2017年9月,中金公司引入騰訊控股作為戰略投資者。根據認股協議,中金公司董事會宣布騰訊控股以每股13.8港元認購2.07億股H股新股,將占全部已發行H股約12.01%及全部已發行股份約4.95%,成為中金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2019年2月,阿里巴巴也完成對中金公司入股,持有中金公司港股約2.03億股,占其港股的11.74%和總已發行股份的4.84%。入股后,雙方將在金融、科技、數據等領域深度合作。
盡管如此,據2019年中報顯示,騰訊控股作為中金公司第三大股東,排在阿里巴巴之前。
根據此前騰訊與中金公司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主要圍繞金融服務領域開展,包括精準營銷及大數據分析等。
據業內人士介紹,投行業務是中金的“頂梁柱”業務,中金的頭部券商名號主要靠投行業務撐起來,業務主要集中于國內大型企業的海外上市承銷,合作客戶包括中國電信、中石油、中石化、中國人保、中國人壽等等。在零售經紀業務上,與其他券商相比有所欠缺。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有大型企業完成上市后,中金公司能得到的大型國企IPO業務量也隨之減少,從To B方向向To C方向轉型,將是中金公司不得不面對的一件事”,該業內人士指出。
從財報信息來看,中金公司也確實在向這一方向發力。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金公司財富管理的客戶數量達到60196戶,較2018年末增加27.6%??蛻糍~戶資產總值達到人民幣約8265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16.5%;戶均資產超過人民幣1300萬元。
上述業內人士稱,“從以往雙方合作來看,中金公司的經紀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可借助騰訊、阿里的流量與客戶資源,而騰訊、包括阿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技術也是中金與其合作過程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