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即破發 奈雪的茶還能將故事講明白嗎?
- 2021年07月01日 來源:中國財經網
提要: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2150”。開盤一度跌11%。
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2150”。開盤一度跌11%。
01?擁抱資本成功上市,奈雪即將面臨大考
今日奈雪的茶IPO終于塵埃落定,作為“新式茶飲第一股”的它上市首日即破發,開盤價為18.86港元,較發行價下跌4.7%,隨后股價一路下跌,直至今日收盤時股價為17.12港元。
作為新式茶飲第一股,奈雪從一開始便跟資本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在天圖投資獨自參與了奈雪A輪以及A+輪融資后,奈雪又在2020年完成了由深創投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而這次融資僅過半年,又宣布完成了由PAG領投的1億美元C輪融資。
各路資本簇擁著奈雪赴港上市,以期待收獲季節的到來,但是今日開盤后股價的一路下跌說明奈雪還需要些時間去經歷市場的考驗。
02?上線產品高度同質化,財報美化無說服力
慘淡的股價表現背后恰好說明了市場對新式茶飲賽道的興趣乏乏。雖說有奈雪著“新式茶飲第一股”的噱頭,又站在奶茶市場這個大風口上,但奶茶賽道本身就有它的天然固有劣勢存在。
新式茶飲行業進入門檻低,可以說是毫無技術壁壘,容易被復制,玩家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騰訊、阿里、紅杉資本等資本巨頭入局新式茶飲賽道后,新式茶飲行業頭部便由奈雪、喜茶牢牢把持著,茶顏悅色則占據著二線城市市場,蜜雪冰城則以下沉市場為基礎對外擴張。
而上述知名茶飲企業的競爭中,永遠跑不出產品同質化的怪圈,容易被模仿的配方和缺乏競爭壁壘的產品是它們永遠繞不過去的坎。你可以在任何一家上述門店尋找到類似“軟歐包”、“鮮果制茶”及“普通茶包”系列的產品。高度同質化的產品品類造成低顧客忠誠度同時自己的產品核心競爭力難以體現。
除了產品核心競爭力無法體現外,更讓奈雪頭疼的是它財報的連年虧損。根據奈雪公布的最新招股書顯示,2020年經調整后全年凈利潤為1664萬元人民幣,實現扭虧為盈。賬面上看上去是挺好看,但是這個所謂的盈利數字是奈雪將優先股、利息、稅收剔除后得來的,如果不進行賬務調賬,那么實際虧損金額將高達2億元人民幣左右。隨著奈雪的后續擴張不斷開店,這個虧損幅度有望拉大,持續這樣下去,奈雪的未來不容樂觀。
03?急需尋找盈利增長點,新故事支撐高估值
奈雪需要尋找它新的盈利增長點講好故事以給資本一個交待。
“奈雪的茶PRO”是目前奈雪所要講述的新故事。不同于此前的商圈門店,“奈雪的茶PRO”主打精品咖啡和便攜包裝,可以說是奈雪的茶門店的迷你版,運營規模縮小一倍最低可達80平方米,人員配備每個門店可以減少10-15名,平均投資成本每個門店減少一百萬左右。奈雪稱計劃于2021年與2022年主要在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分別開設約300家及350家奈雪的茶茶飲店,其中約70%將為“奈雪的茶PRO”門店。
盡管僅有20%奶茶店才能盈利的事情說明加速擴張會導致加劇虧損,但這是目前奈雪唯一能做的事。在新式茶飲行業中競爭尚未結束,為了守住市場份額只有不斷地擴張再擴張,而相對低成本的“奈雪的茶PRO”門店對于奈雪來說可謂是好事,但是要在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實現盈利,仍是個未知數。
隨著喜茶、冰雪蜜城等競爭對手加快融資擴張的步伐,我們可以說留給奈雪的時間不多了,上市成功對于奈雪來說只是開始,能否在未來的市場繼續獲得投資人和消費者的認可,就要看它這個新故事能否好好地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