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優遭沽空市值縮水40億港元 回應稱沽空報告有若干事實錯誤
- 2019年08月16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8月15日,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商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優”)開盤突遇“黑天鵝”,遇沽空機構Blue Orca狙擊,盤中急挫逾20%。
8月15日,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商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優”)開盤突遇“黑天鵝”,遇沽空機構Blue Orca狙擊,盤中急挫逾20%。
據悉,沽空機構Blue Orca發布沽空報告稱,澳優夸大營業收入,隱藏成本,完全不值得投資。同時根據Blue Orca的報告,其認為澳優僅價值5.78港元,這意味著較最新收盤價9.73港元仍有40%的下跌空間。
當日上午,澳優發布短暫停牌公告宣布,公司股份于2019年8月15日上午11時17分停牌,以待發表回應一篇報道的澄清公告。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截止到停牌,澳優跌幅達20.11%,報價9.73港元,停牌前最新股價9.73港元/股,總市值跌掉40億港元,僅剩下156.45億港元。
8月15日晚間,澳優發布澄清公告否認沽空報告的指控,并認為指控不準確且具有誤導性。其表示,將于適當時候另行發表公告,澄清及處理該報告所提出有關集團之指控。
遭阻擊臨時停牌
8月15日上午,澳優發布短暫停牌公告表示,公司股份于2019年8月15日上午11時17分停牌。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截止到停牌,澳優跌幅達20.11%,股價為9.73港元。
據悉,停牌原因為沽空機構Blue Orca發布報告,直指澳優財務造假。Blue Orca認為澳優僅價值5.78港元,這意味著較最新收盤價9.73港元仍有40%的下跌空間。
同時,Blue Orca從 海關數據顯示澳優乳業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中國區的銷售額虛報52%;旗艦品牌佳貝艾特羊奶粉的誤導性披露有引起中國消費者抵制的風險;低報人工費用;云養邦:虛假交易和秘密輸送利益的子公司;企業丑聞以及眾多未披露關聯方分銷商等五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其認為澳優財務造假的依據。
事實上,這并非澳優首次被質疑“財務造假”。時間回到2012年3月29日,澳優在開盤前緊急發布停牌公告稱暫停買賣,并于當日下午補發公告,2011年年報將延遲發布,而具體原因并未公布。
直到2012年4月10日,澳優才公告,收到核數師安永于2012年3月29日發來的信函,公司旗下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的銷售數據存在疑點,尤其是2011年12月,以及2011年的存貨和應收賬款。
Blue Orca在沽空報告中表示,審計師(安永)對澳優進行了指控之后, 澳優的股票被停牌2年4個月直到2014年8月。隨后的調查顯示,澳優虛增收入,并且某些高管試圖通過篡改公司賬簿和記錄來掩蓋財務造假行為。盡管澳優CEO因此下臺,但眾多與財務欺詐息息相關的高管卻仍然高居其位。
8月15日晚間,澳優發布澄清公告稱,董事會認為,該報告載有若干事實錯誤、誤導陳述及無根據指控,可能會導致不尋常價格波動。公司將于適當時候另行發表公告,澄清及處理該報告所提出有關本集團之指控。公司保留對BlueOrca Capital及相關指控之負責人士采取法律行動之權利。
海外業務萎縮
成立于2003年9月的澳優于2009年登陸港交所,目前主要從事乳制品研發、奶源收集、加工、生產及包裝乳制品等活動,并于中國、歐洲、北美等國家和地區從事營銷活動。
在群雄逐鹿的奶粉市場,澳優因提前布局羊奶粉和有機奶粉而迎來紅利期。近日,澳優發布中期業績報告稱,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實現收入31.48億元,同比增長21.9%;不過,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2.6億元,同比下降20.4%。
據了解,2019年上半年,澳優獲得歸屬于因其后海普諾凱代價而產生的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虧損的其他費用1.74億元。因此,澳優于2019年中期的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減少1.74億元至2.61億元。若撇除海普諾凱公允價值虧損,經調整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同比增長63.8%。
澳優稱,海普諾凱公允價值虧損為會計虧損,對集團的現金流量及經營狀況并無不利影響。此外,其后海普諾凱代價之公允價值變動將繼續影響本公司之綜合損益,而視乎股份價格,影響可為正面或負面,直至其后代價股份根據協議所載條款于2021年發行為止。
事實上,2011年以來,澳優斥巨資收購了多家海外公司,意圖打開全球市場并為自己貼上洋奶粉標簽。其中,2011年,澳優收購荷蘭乳企海普諾凱;2014年,澳優在荷蘭投資興建Pluto 工廠和Hector 工廠;2016年,澳優收購澳洲Nutrition Care與Westland,合資新建PNL工廠;2017年,澳優收購澳洲ADP奶粉工廠及澳洲第一媽媽奶粉品牌OzFarm。
不過,其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在國內業務收入增長的同時,包括歐盟、中東、南北美洲、澳洲、新西蘭等海外業務卻在萎縮,其外部客戶收入欄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歐盟、中東市場跌幅最明顯,分別是27.7%、34.09%,公告中未指明的“其他區域”則下滑69.01%。
對此,澳優解釋稱:“由于本公司投放更多資源于其自家品牌配方奶粉業務,因此,為世界各地其他顧客進行原設備生產及乳品配料銷售業務之收入減少,抵銷了自家品牌配方奶粉業務收入部分升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