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建光電控制權變更終止 實控人仍想引入新東家
- 2019年06月21日 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深陷股權質押危機的聯建光電實控人籌劃了股權轉讓事宜,擬對外讓出公司控股權。但如今已經過去一年,股權轉讓遲遲不見進展。
2018年6月,深陷股權質押危機的聯建光電實控人籌劃了股權轉讓事宜,擬對外讓出公司控股權。但如今已經過去一年,股權轉讓遲遲不見進展。6月20日晚間,聯建光電正式公告宣布終止股權轉讓事宜,但公司仍將積極推進與戰略投資者達成合作。
擬易主南方新視界未果
回溯前情,2018年6月15日,聯建光電稱,實控人劉虎軍、熊瑾玉質押的股份已觸及平倉線,可能存在平倉風險,正采取措施保持公司控制權的穩定,股票停牌。10天后,實控人辦理了部分股份補充質押的手續,并拿出了一份股權轉讓的方案。
根據這份方案,劉虎軍、熊瑾玉以及聯建光電第二大股東何吉倫已與某國有大型文化傳媒企業初步達成股權轉讓意向,受讓方擬收購何吉倫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2.55%。同時,劉虎軍、熊瑾玉也擬出讓其持有的占總股本不超過8%股份,以解決其個人資金問題。
通過此次轉讓,受讓方將取得聯建光電合計20.55%的股份,轉讓完成后劉虎軍、熊瑾玉兩人剩余15.94%的持股比例,成為聯建光電新控股股東。
愿景雖好,但該公告披露后,投資者久久未能等來有關控股權轉讓的進一步消息。公司在近一年的時間內也沒有披露相關進展情況。
直到6月20日晚間,聯建光電的一紙公告直接宣告股權轉讓事宜終止,亦首度披露了此次轉讓的擬受讓方為廣東南方新視界傳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新視界”)。
公告解釋稱,公司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對未來發展戰略做出調整:以“適當戰略收縮、聚焦核心能力”為主導,對合規風險高、整合難度大的區域戶外廣告業務進行剝離處理,并聚焦LED顯示制造業務、數字營銷業務。而擬收購方作為一家基于創新技術的戶外媒體運營商及基于新傳播語境的企業品牌傳播解決方案提供商,未能與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相匹配。
另一方面,由于擬收購方內部人員調整,以及相關監管規定最快要在2019年6月底大股東才能轉讓持有的聯建光電股份,各方在后續具體事項上未能達成一致,導致交易方案擱淺。
工商資料顯示,南方新視界是一家基于創新技術的戶外媒體運營商及基于新傳播語境的企業品牌傳播解決方案提供商,注冊資本1.26億元。該公司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下屬公司,是南方報業全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公司運營的“南方報業戶外LED聯播網”已發展為中國最大的區域性戶外媒體網絡之一,媒體資源覆蓋廣東省全部21個地級市的城市中心。
實控人仍面臨平倉壓力
聯建光電公告中也披露,據控股股東表示,其將以開放心態引進投資人成為控股股東或主要股東,引進戰略投資者后,一方面能在現有的融資環境下給公司帶來一定的現金流支持,另一方面化解大股東平倉風險。公司也將積極推進與戰略投資者達成合作。
籌劃長達一年的控股權轉讓事宜未果,公告雖稱本次事項終止對公司日常經營、財務狀況等無重大影響,也不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但聯建光電實控人劉虎軍、熊瑾玉夫婦所面臨的質押危機仍未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6月25日前述股權轉讓公告披露至今,聯建光電的股價累計下跌了39.73%。而根據最新質押公告顯示,劉虎軍所持股權的質押比例為99.49%,熊瑾玉所持股權的質押比例為99.98%;公司第二大股東何吉倫所持股權的質押比例也高達98.39%。可見,聯建光電實控人和第二大股東目前仍面臨著極大的平倉壓力。
2018年年報顯示,聯建光電巨虧28.88億元。其中,計提超過27億元商譽減值是導致此次巨虧的罪魁禍首。這一巨額商譽計提,也宣告公司過去多年以來的激進并購戰略的失敗。
公司甚至在2018年年報中直言:“我們從中看到了過去公司在發展戰略和戰術實施上的盲目與冒進,從千億市值之夢中恍然醒悟,基于對公司現狀的重新審視,做出了‘適當戰略收縮、聚焦主營業務、強化核心能力’的決策。”
曾經夢想“千億市值”,如今聯建光電的總市值僅為26億元左右。曾一度被視為LED界“明星夫婦”的劉虎軍、熊瑾玉,如今也不得不選擇對外求援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