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20 懂AI 會賺錢,這樣的科大訊飛很“上頭”
- 2019年08月22日 來源: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8月21日晚,科大訊飛發布2019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科大訊飛營收總額達42.28億,同比增長31.72%,其中To C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76億,同比增長45.45%,在整體營收中占比達37.28%,毛利占比達39.79%。
8月21日晚,科大訊飛發布2019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科大訊飛營收總額達42.28億,同比增長31.72%,其中To C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76億,同比增長45.45%,在整體營收中占比達37.28%,毛利占比達39.79%。
這也證實了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口中的“2019年A.I.價值紅利兌現年的到來”;這一年,科大訊飛逐步進入產品商業成果兌現年,通過訊飛翻譯機、智能辦公本等創新性的產品讓廣大用戶更簡單真實的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帶來的便利和價值。“實現業務增長”被列為科大訊飛今年的重要任務,源源不絕的運營收入,正在為未來發展注入能量。
開啟一個元年
2011年春天,任正非親自帶隊在海南三亞開了會,會上確定華為消費者業務的精神——以消費者為中心。同年,余承東臨危受命,開始主管終端業務。
這一年8月,為了反駁“小米手機是山寨機”的指責,雷軍曾在做客騰訊微論壇時,把一支配置了雙核1.5GHz手機處理器處理器的小米手機從1.6米空中摔落。
幸運的是,盡管電池飛出,但手機仍能正常開機。
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智能手機的元年。2010年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首次突破三億,蘋果也剛剛推出被“果粉”稱作信仰的iPhone4;一款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開始在手機上出現,名字叫“微信”。
如果梳理下來,魅族M9、小米1代、OPPO X903(Find系列第一代)、vivo V1都在這一年上市,這看似是一個不經意的巧合,但卻穩穩地踩準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產業節點————智能手機滲透率突破10%。
質疑聲也同樣存在。那幾年,余承東頭頂“余大嘴”的綽號,皆因他喊出華為手機“三年之內成為世界領先手機終端產商”、”銷售目標會一年翻三倍”等一系列口號。但到了2018年,華為手機全球銷量華為與蘋果僅200萬臺的差距,2019如果不出意外,華為將穩坐全球前二的位置。
2019年的人工智能硬件市場,跟八年前的智能手機市場非常相像。
就像當年,人們開始普遍用微信代替短信,用手機淘寶替代PC淘寶一樣,一個最明顯的現象是:人工智能不在是科幻電影里的“未來學”,大量語音的應用場景開始在生活中頻繁出現。
有點“上頭”
年輕人的世界也已經感受到這種頻繁。手游圈的熠然是個愛新潮“上頭”的黑科技“發燒友”。
本月初,ChinaJoy2019在上海拉開帷幕,科大訊飛為手游玩家精心打造的“游戲語音鍵盤”對外發布,讓熠然有些意外的事,在手速為王的世界里,語音輸入居然已經可以精準地“秒全場”。A.I.應用已抵達游戲“戰場”。
不到一個月前,他還被吳曉波“安利”了一次。吳曉波年中經濟論壇上,高通全球副總裁沈勁全程使用智能辦公本做會議記錄。他手寫“這個語音識別很好用”的一圖一度刷屏朋友圈。
沈勁的智能辦公本同樣來自科大訊飛。該產品在被稱為“全球科技的風向標”的CES上首發以來,擁有諸多擁躉,跨越年齡,跨越領域。在一部短視頻紀錄片中,一位來自蘇州的財務工作者陳靜說:在智能辦公本“語音轉文字”的幫助下,她甚至完成了自己“出書的夢想”。在上海,一位90多歲的老爺爺體驗了流暢的智能辦公本后,當即購買了一臺。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2019年新品發布會提到了“紅利兌現”的概念。“2019年開始逐步進入到人工智能應用價值的紅利兌現階段,中國有極大希望能夠在紅利兌現中獲得成功。”
歷史上,人工智能的風吹了三次,第三次終于吹到了消費者市場上。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的門剛剛被打開,語音正在成為新世界的入口。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約為238.2億元,增長率達到56.6%。預計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近280億元。這是一個潛力巨大、能帶來無限想象的市場。
搶占類目高地
在過去十年,人工智能一致被認為是下一個科技風口,但AI的商業化卻一直處在艱難推進之中。在這個問題上,“泡沫派”認為大潮即將退去;而“紅利派”則稱希望就在眼前。
在國內,科大訊飛是最堅定的“紅利”派之一。劉慶峰認為,衡量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有三大標準:一是真實案例和場景;二是規模化推廣產品;三是有大數據證明成效。
以這個標準衡量訊飛,訊飛始終言行一致。迄今為止,科大訊飛已經在“大辦公”場景積累了大量實實在在的成果。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科大訊飛專門為兩會新聞工作者定制的訊飛智能錄音筆一出現就廣受追捧,現場獲封“語言實時轉文字”神器。
在此之前,《中國日報》抖音號在兩會報道期間發布一則小視頻:訊飛聽見APP可以將現場語音一秒轉換成文字,在短時間內就獲得超過30萬的點贊和超千萬的播放量。
在今年舉行的成龍電影節上,“國民男神”朱一龍身后的熒幕上,“訊飛聽見”讓千里之隔的飯圈女孩們也能看到偶像們的語音轉化的文字。
這四個字最早出現再2015年冬天的一場人機PK中。那是科大訊飛2015年度發布會現場,從那時起,機器的準確率就明顯勝出5位優秀持證速記員,此后,“訊飛聽見”就在各種大型會議場合中提供語音轉寫及上屏服務。
C端市場,幾年內,科大訊飛已經搶占線上多個類目高地。今年“618”,訊飛翻譯機3.0斬獲翻譯機類6月1日-18日累計銷售額第一;訊飛超腦學習機,斬獲18日學習平板類單品銷售額第一;訊飛智能辦公本,斬獲電紙書品類國內品牌累計銷售額第一;訊飛錄音筆,斬獲錄音筆品類累計銷售額第一。
再加上此前發布的阿爾法智能機器人和訊飛聽見M1分別摘走了智能機器人累計銷售額和錄音筆品類硬件配套服務銷售額桂冠。單單6月18日一天,科大訊飛銷售額同比增幅26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產品中,有四款是科大訊飛今年5月末剛剛發布的新品。
熊曉鴿的后悔藥
馬云說: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一直以來,科大訊飛一直以“核心技術全球領先”的形象示人,在To B和To G業務上有很強的優勢。劉慶峰明確表示:2019年,科大訊飛的重要任務則是實現業務的增長,形成能夠持續提供運營收入的根據地,進而在面向未來的重要戰略方向上做好投入。
通過撬動消費級市場兌現紅利,是科大訊飛實現了從To G、To B到To C貫穿的重要一步。To B+To C“雙輪驅動”的戰略下, 訊飛在B端的行業累積,在C端不斷釋放。
科大訊飛持續強化AI技術制高點與場景應用的結合,培育和打造AI消費產品和服務,技術進步帶來的便利和價值清晰可見、真實可觸。大量開發者使用iFLYOS(訊飛研發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的系統能力,來把生態做起來。
數據顯示:消費者BG自成立以來每年都保持60%的高速增長。據科大訊飛最新公布的2019半年報顯示,To C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76億,同比增長45.45%;實現毛利8.49億,同比增長41.92%;To C業務在整體營收中占比達37.28%,毛利占比達39.79%。
“經過中美貿易戰,大家對源頭技術創新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更到位了。”一位科大訊飛人士表示:“科大訊飛在上游的芯片層面是‘廣加盟’,不會說因為哪一個芯片斷供,就影響業務發展。因此,中美貿易戰對于訊飛的直接影響是有限的。相反,國家會進一步加強對源頭核心技術的支持力度,為科大訊飛打開了更大空間。”
劉慶峰預測未來十年將出現不可阻擋的趨勢。5G助推下萬物互聯將正式成為IT產業的第六次浪潮,語音將成為最重要的人機交互方式,人工智能將為各行業賦能,人機耦合將無所不在。
這種想象為投資人們畫了一張巨大無比的蛋糕。2000年,科大訊飛創業第二年,IDG的熊曉鴿認為整個行業在那個年代賺錢太難,與訊飛失之交臂。在熊曉鴿投資史里,最可惜是錯失阿里。19年后,科大訊飛核心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正在改變整個行業,并引發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的落地,熊曉鴿的后悔藥,可能又會多吃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