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億元可轉債今日起上市交易 藍曉科技擴建產能獲資金支持
- 2019年07月04日 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從藍曉轉債的發行情況來看,藍曉科技原股東優先配售244.5萬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71.9%。其中,藍曉科技實際控制人寇曉康、高月靜分別持有藍曉轉債84.9萬張、44.9萬張。
藍曉科技3.4億元可轉債發行已進入尾聲,7月4日起,“藍曉轉債”將于深交所掛牌交易,藍曉轉債代碼為“123027”,發行量及上市量均為340萬張。?
從藍曉轉債的發行情況來看,藍曉科技原股東優先配售244.5萬張,占本次發行總量的71.9%。其中,藍曉科技實際控制人寇曉康、高月靜分別持有藍曉轉債84.9萬張、44.9萬張,占發行總量的比例分別為24.98%、13.22%。
發行條款顯示,藍曉轉債的存續起止日期為2019年6月11日至2025年6月10日,每年的付息日為藍曉轉債發行首日起每滿一年的當日。根據發行條款,每張藍曉轉債面值100元,6年存續期的利率分別為0.5%、0.7%、1.3%、2%、2.5%、3%。
發行條款中關于轉股的約定也十分關鍵,據了解,藍曉轉債轉股的起止日期為2019年12月17日至2025年6月10日,初始轉股價格為29.59元/股。
從藍曉科技2018年末的數據來看,公司合并資產負債率為47.86%,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為1.34和1.07,利息保障倍數為34.56。在償債措施中,藍曉科技表示,總體來看,公司資產流動性較高,短期償債風險較低;資產負債率處于合理水平,財務風險較小。
當然,作為本次可轉債發行的重頭戲,藍曉科技的3.4億元募集資金將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投資于“高陵藍曉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這一項目是藍曉科技實施產能擴建的重要支點,公司希望借此來滿足市場對吸附分離材料不斷增長的需求。
資料顯示,高陵藍曉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將分三期實施,實施期限計劃為5年,目前,該項目一期已完成建設,并進入了運營試生產階段。與高陵產業園同步推進的還有藍曉科技蒲城產業園,后者也將在今年貢獻部分產能。
國內外供需失衡是藍曉科技擴產的主要驅動力,藍曉科技董事長高月靜向記者解釋稱,吸附分離材料在國內市場存在行業內小產能減少、轉而向大的優質產能集中的情況,國外市場也存在產能向大公司集中、跨區域配置的情況,這些因素均造成了市場的供不應求。
據記者了解,隨著高陵、蒲城產業園新增產能的陸續釋放,藍曉科技本年度產能目標預計2.5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藍曉科技的新增產能,一部分是擴大特殊應用領域的市場,比如:金屬、植物提取、環保、催化等,這是藍曉科技最能體現其技術優勢的產品方向。另一部分將針對國際高端水處理市場,包括電子級和核級等超純水用吸附分離材料市場。超純水市場是空間大,技術門檻高,但產能高度集中的領域。這個市場的拓展需要較高的底層技術和產品基礎,對企業的綜合實力具有很高要求。
高月靜也表示,新產能建設及國際化是今年藍曉科技的兩大重點戰略。“國際化與新產能布局實際上是相互滲透和相互支持的兩大戰略,新產能一部分會投向國際市場,支持國際化發展戰略;國際化又將促進新產能轉化為經濟效益,提升新產能的質量和高端市場的沖擊力。”
事實上,今年以來,藍曉科技的新產能建設及國際化戰略已頻頻落地,包括藍曉科技完成收購比利時Ionex公司及愛爾蘭PuriTech公司、聘請前朗盛高管Jean-MarcVesselle擔任公司副總裁。
此外,備受關注的海外業務落地情況也取得進展,高月靜近期透露,對于全球市場需求迫切的產業,比如鹽湖鹵水資源性利用,植物提取精細化開發等,公司正積極拓展鹵水資源豐富的南美市場、植物資源豐富的北美市場,尋求與資源方多種形式合作,將藍曉科技的吸附分離整線技術和解決方案模式推至更廣闊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