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城中國業績與品質雙雙大降 地產界“蘋果”還能叫的響嗎?
- 2019年09月25日 來源:通信信息報
提要:近日,綠城中國發布了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綠城中國錄得收入186.58億元,由于物業銷售收入的確認于上半年減少,較2018年同期下降44.4%;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20.58億元,較2018年下降11.9%。
綠城曾是中國地產企業的另類,以注重品質馳名江湖,人稱中國地產界“蘋果”,當年也是一度僅次于萬科的龍頭房企。然而,經過瘋狂擴張引發的債務危機,以及后來的股權轉讓風波,如今的綠城中國早已被遠遠地甩到十名開外,而且一向引以為傲的品質和質量也頻繁出現問題。
近日,綠城中國發布了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綠城中國錄得收入186.58億元,由于物業銷售收入的確認于上半年減少,較2018年同期下降44.4%;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20.58億元,較2018年下降11.9%。
對此業績表現,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直言“達到了歷史低點”。同時這也是經歷管理層“大換血”后,綠城中國遞交了十幾年以來最差的一份成績單。這一銷售水平,僅完成了張亞東訂立的2019年目標的37.15%。此前,張亞東在綠城2018年度業績會上表示,綠城未來三年要實現2000億、2500億和3000億元的銷售目標。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綠城中國總合同銷售金額約1023億元,而其全年銷售目標為2000億元。據此估算,截至目前,綠城中國完成全年目標51.15%。按照這個進程,今年完成2000億的目標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不過,綠城首席財務官兼公司秘書馮征還是強調有信心完成年度目標,這或得益于綠城其充足的貨值和土儲。截至6月底,綠城中國擁有土地儲備項目125個,總建筑面積約3412萬平方米,權益面積約2041萬平方米;總可售面積約2349萬平方米,權益可售面積1395萬平方米;平均地價為6259元/平方米,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儲備總可售貨值占比72%。
除了糟糕的業績外,一向以高品質和配套生活服務聞名的綠城,也頻繁出現了質量問題。近一年內,山東濟南(樓盤)章丘中康綠城百合花園小區、山東青島(樓盤)李滄綠城郁金香岸、杭州綠城富春玫瑰園等均發生過業主維權。涉及問題包括外立面開裂、房屋滲水、墻體空鼓等房屋質量問題。
一直印刻著創始人宋衛平“精雕細刻慢工出好活”烙印,綠城中國在賣身中交集團,去宋衛平化后進入擴規模,高周轉的模式。去年,綠城中國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內源性現金流管理的通知》要求員工加快銷售,堅決執行“早銷,多銷、快銷”的策略。
從癡迷產品情懷到注重公司治理,綠城中國或許正在“刮骨療毒”,中交系的入主,對于綠城中國來說無疑是一次改變的契機。張亞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給我們三年時間,一定會把各項指標調整好,成為行業優等生。”三年時間能否帶領綠城走出困境,重返地產企業一線陣營,地產界“蘋果”的名聲還能否再次被叫響,均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