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央企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品牌聯盟一直在行動
- 2022年03月18日 來源:互聯網
提要:這些央企掌舵者帶領所屬央企,主動服務“3060雙碳目標”等國家戰略,不斷提升央企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打造了亮麗的國家名片。
為切實推動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工作,經中央編委批準,國務院國資委成立科技創新局、社會責任局,并于近日召開成立大會。會議強調,要“抓好中央企業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打造一批國際知名高端品牌”。
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01
助力中央企業(以下簡稱“央企”)加強品牌建設、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品牌聯盟(Topbrand Union)作為國內知名的品牌研究和咨詢機構,已穩健地走在大道上。
在2020年的品牌聯盟年中戰略研討會上,“央企品牌咨詢”被正式確立為咨詢業務發展新方向。
當年,品牌聯盟便與中國石化、中國華電、長城潤滑油、武鋼集團、中信建設、中交二航局等央企及子分公司,展開品牌建設相關的合作。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三個領軍”“三個領先”“三個典范”的世界一流企業創建要求和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部署,品牌聯盟悉心協助我國經濟社會的這些領軍企業,持續推進品牌建設,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2021年,品牌聯盟咨詢項目再添央企新“面孔”——中國中鐵。為助力中國中鐵實現“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綜合型建筑產業集團”的發展愿景,聚焦中國中鐵“十四五”品牌建設的頂層設計,品牌聯盟將在提升商譽與品牌建設水平方面提供戰略支持。
在1月21日召開的品牌聯盟年會上,王永總結了公司2021年在央企咨詢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并提出了進一步高質量發展的“四五規劃”和2030年遠景目標:到2025年,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品牌研究機構和咨詢機構;到2030年,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品牌研究機構和品牌聯盟組織。
為實現這兩大戰略愿景,品牌聯盟正砥礪深耕、履踐致遠,2022年成為央企品牌咨詢專家。
02
早在10年前,品牌聯盟就意識到加強品牌建設對于央企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意義,關心、關注央企品牌建設由來已久。
2013年,品牌聯盟董事長王永博士參與起草的《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指出,提升品牌建設水平是推動中央企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強的重要舉措之一。

《意見》提出,加強品牌建設是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選擇,是贏得新競爭優勢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的現實需要,是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內在要求。
《意見》還確定了央企品牌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主要目標,明確央企開展品牌建設的主要內容為“準確把握品牌定位”“拓展品牌營銷傳播渠道”“嚴格開展品牌保護”等八個方面。
而在主要舉措方面,《意見》倡導:加強組織領導,央企要把品牌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加強制度建設,央企要以做強做優為目標,逐步建立健全品牌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強資金和人才保障,央企將品牌建設所需資金納入年度預算;加強品牌文化建設,央企要把“一流企業要有一流品牌”等理念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交流合作與培訓,央企要加強與世界一流企業的交流,共同打造好“中央企業”這一大品牌。
在2015年,品牌聯盟即參與了能源央企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的品牌戰略規劃,王永參與起草《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品牌戰略規劃》,并在專家評審會上做匯報。

品牌聯盟期望,切實襄助央企加快轉型步伐,樹立品牌自信心,提升品牌影響力,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看齊。
在不久前出席中交集團品牌文化工作研討會時,王永也對央企品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疑難點做了坦誠分享。
王永提到,企業的上三板叫使命、愿景、價值觀,而下三板就是人才、團隊、KPI;央企做品牌管理,根本上還是要解決人、錢和配置這三個問題。

王永還指出:就品牌管理而言,央企品牌毫無疑問應該統一化;但從品牌呈現而言,在不同區域、不同階段,可在央企總部的品牌管理委員會授權和批準后有所變通,并每年進行評估復核。
03
品牌聯盟也一直致力于加強對以央企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品牌和相關品牌人物的深入研究,先后發布了一系列公益性、學術性榜單。
2021年9月,在品牌聯盟主辦的2021中國品牌節第15屆年會上,《2021中國品牌500強》《華譜榜》兩大榜單重磅發布,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由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國資報告》雜志官微,更是對上榜的51家央企及地方國企名單進行了獨家解讀。

《國資報告》對《2021中國品牌500強》中的央企、國企元素進行獨家解讀
在這份榜單中,51家上榜央企占央企(以國資委官網公示的96家最新央企名錄為準)總數的50%以上,涉及能源、機械制造、電信、航空服務等多個領域。其中,國家電網、中國移動、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四家央企,更是進入了榜單前10強。
連續15次發布的《華譜榜》上榜標準嚴苛,每年僅有25家優秀民族品牌能夠入選,已成為中國品牌節年會的重要標志。在2021第15屆《華譜榜》中,中國石化、中國交建、中信集團、中糧集團等四家央企也位居其列,成為當晚無比閃耀的“C位”擔當。
兩大榜單不僅吸引了眾多主流媒體爭相報道,中國石化、中信集團、中糧集團、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電子、長江電力、華僑城、中國核電、中國廣核、國家能源投資、中國能源建設、中國有色等央企品牌,亦是紛紛“官宣”登榜喜訊。
12月26日,在品牌聯盟主辦的2021中國品牌節第16屆年度人物峰會上,王永博士作為中國品牌節發起人兼秘書長,又發布了《2021中國品牌人物500強》等五大榜單,以彰顯民族品牌建設先鋒人物,傳揚中國年度品牌榜樣故事。
其中,38位國務院國資委出資央企的董事長入選了《2021中國品牌人物500強》榜單,同比增長近5倍,行業分布更為廣泛。他們掌舵的航母級央企,都曾入榜《2021中國品牌500強》,不愧為國民經濟的“壓艙石”和“頂梁柱”,是中國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

38位央企董事長入選《2021中國品牌人物500強》榜單
這些央企掌舵者帶領所屬央企,主動服務“3060雙碳目標”等國家戰略,不斷提升央企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打造了亮麗的國家名片。
今年,品牌聯盟將繼續發布《中國品牌500強》《品牌人物500強》《中國女性人物500強》《中國首席品牌官500強》等榜單,并將聯合多家權威機構首次推出《世界品牌500強》榜單。
品牌聯盟發布的這些榜單,均是基于真實客觀反映品牌現狀的出發點,沒有任何利益訴求,未來也將遵循“一家之言、自成體系、持續迭代、力求公認”的原則。
我們希望通過求真務實的研究,為社會提供有意義、有價值的參考榜樣,為中國品牌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