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東南州苗侗醫藥傳承人群,黎平縣非遺傳承人—吳文禮
- 2021年08月25日 來源:互聯網
提要:高脂血癥亦稱高血脂,中醫診斷為血濁,是因為素體肥胖,復加飲食不節,嗜食肥甘,情志不舒及老年體衰、脾胃虛弱、肝腎虧損、痰濁、濕熱、瘀血內生而導致。
吳文禮,號山泉,1967年出生,貴州黎平人,民間中草醫,黔東南州苗侗醫藥傳承人群,黎平縣非遺傳承人,愛好詩詞文學。

年幼時體弱多病,承蒙當地一位資深老中醫的精心醫治,才有了健康的身體,在接受中醫治療過程中感受到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與神奇療效,在濃郁的中醫氣息影響下立志鉆研岐黃之朮,高中畢業后就拜當地有名中醫田慶堯老先生為師學習中草醫,經過刻苦學習,學業有長進,自習研讀四大名著醫書,以及近代諸家名醫書籍,如《中醫學新編》《實用中醫內科學》《實用中醫婦科學》《實用中西醫結合外科學》《醫宗金鑒》《中華名方大全》《診斷學》《常見病中西醫結合治療手冊》《千家妙方》等。
1990年開始負責本村初級衛生工作,使用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法,療效顯著,經過多年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30年來,長期在基層與疾病打交道,以中醫望、聞、問、切四診為主,配合檢驗報告單綜合診斷,對各種婦科疾病、肝硬化、膽結石、腎結石、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結核、胃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偏癱、跌打損傷、頸椎、腰椎等多種疑難雜癥有獨特的治療方法和顯著療效,特別是婦科不孕癥是其專長,不論是排卵障礙性不孕、輸卵管性不孕、免疫性不孕、心因性不孕等癥狀均有獨到的治療方法。

吳文禮在不孕癥論述中認為,不孕癥的病因雖然復雜,歸總起來不外乎腎虛、肝氣郁結、瘀滯胞宮、痰濕內阻等四個方面;腎氣不足型,陽虛不能溫煦子宮,子宮虛冷以致不能攝精成孕,或陰虛火旺,血海蘊熱而不能成孕;肝氣郁結型,多因情志不暢,肝氣郁結,疏泄失常,氣血不和,沖任不能相資以致不孕;瘀滯胞宮型,多因經期產后余血未凈或感受寒邪,寒凝血瘀,胞脈受阻,兩精不能結合以致不孕;痰濕內阻型,是體質肥胖或恣食膏梁厚味,脾虛不運,痰濕內生,氣機不暢,胞脈受阻不能攝精成孕;總之,要秉持治病求本的原則,經過精確診斷,靈活運用經方進行加減,通過內服中藥調理達到治療目的。
因對婦科不孕癥的治療有了一定成就,患者口碑相傳,上門求治者絡繹不絕,幫助許許多多的不孕患者創建和諧美滿的幸福家庭,得到群眾給予“送子觀音”的美譽。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惟留仲景圣名在人間。”張仲景一生勤求古訓,博采眾方,集前人之大成,攬四代之精華,寫出了不朽的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吧弦辕熅H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張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的大愛思想,后人尊稱他為“萬世醫宗”。他所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祖國醫學偉大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從而使中華民族的醫學獨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吳文禮于2021年五月被聘為張仲景博物館,國醫公益講師團宣講專家。為弘揚中醫藥文化做進一步的努力。
為了更進一步的為中醫藥事業努力,吳文禮于2021年8月受聘于民間療法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組織、搭建民間醫學交流平臺,匯聚民間醫學精英人士,共同為民間醫藥事業的發展出謀劃策,為中華傳統民間醫學走向世界服務。
整理和發掘民間醫學的理論體系、特效醫術、特色醫藥,大力挖掘散在于民間的秘方、驗方等祖國醫學的寶貴財富,保護和推廣具有發展前景、安全特效的醫藥產品和技術。

復方降脂茶
復方降脂茶是本人積累了二十五年的臨床經驗而制定的,以十三味常用的中草藥精心組成的一套組方,方中以山楂、麥芽消滯舒肝健脾胃,枸杞養血補肝腎,菊花疏風熱、清肝明目,黃芪補氣,氣行則血活,兼配以紅花、三七活血化瘀,十三味藥共奏健脾胃、補肝腎、理氣血的功效,臨床經驗表明具有很好的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高脂血癥亦稱高血脂,中醫診斷為血濁,是因為素體肥胖,復加飲食不節,嗜食肥甘,情志不舒及老年體衰、脾胃虛弱、肝腎虧損、痰濁、濕熱、瘀血內生而導致。
由于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一種或多種脂質高于正常稱為高脂血癥,其中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由于脂質和脂蛋白代謝先天障礙及飲食、飲酒、營養、藥物等因素引起;繼發性者主要繼發于糖尿病、肝臟疾病、肥胖等因素。
主要功效:健脾胃、補肝腎、理氣血
適 應 癥:脾胃虛弱、老年體衰、肥胖、腹脹、納差、乏力等高脂血癥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