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家中的書畫家,書畫家中的教育家--陳春生
- 2021年05月27日 來源:互聯網
提要:陳春生,字開陽,1966年2月生于龍都河南濮陽 ,畢業于河南大學,一個能寫會畫的人民教師。 現為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新聞書畫院理事,河南濮陽大家書院院長,濮陽人杰學校校長。書畫作品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多個榮譽稱號及多項大獎.
陳春生,字開陽,1966年2月生于龍都河南濮陽 ,畢業于河南大學,一個能寫會畫的人民教師。 現為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新聞書畫院理事,河南濮陽大家書院院長,濮陽人杰學校校長。書畫作品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多個榮譽稱號及多項大獎:
人稱教育家中的書畫家,書畫家中的教育家 。
陳春生,1966年2月出生于濮陽縣一貧民家庭,從家譜里尋找,祖輩沒有人做官,七歲跟隨父親寫大字,再大些,每逢春節幫鄰里叔伯寫對聯,童年是伴著玉米面、紅薯干長大的,讀中學時,要到離家十里外的鄉中學校去,每周都要回家兩趟背饃饃,一次能吃三天,吃到第三天的饃饃,夏天不是干裂就是發霉,冬天掰開滿是冰渣渣,哪里有什么炒菜,有的只是從家里帶來的撈咸菜或豆醬餅。1984年以優異成績考取了濮陽師范學校,現在看起來顯然微不足道,但在那時可是村里第一個農民家的孩子考取商品糧本的,1987年師范畢業選擇了回鄉,到海通一中任教,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990年~1992年又去鶴壁教育學院二次充電,1992年夏,再次回到母校海通一中任教。由于自己的全面發展,不懈追求,在1993年送出的一屆畢業生,重點學校升學率達到30%以上,由于不滿足于自己的這一點成債,毅然選擇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1995年夏,開始了學習考察之旅,先后到濮陽、鄭州、天津、南京、上海、泰興、廣州等名校考察調研。北大、清華、復旦等城市學校的大氣厚重;洋思中學、行知小學、杜郎口中學等農村學校的純樸、自然。1999年我第三次充電到河南大學進修學習。2000年的夏天,我與幾位海通籍熱血弟子在鄭州創辦乾力教育藝術中心。2005年5月南下廣州學習考察,在農村教育專家楊瑞清老師指引下,拋棄現有成就,毅然決然更改前進的方向,抱著“鄭州不缺我一個,家鄉不能少我這一個”的想法,選擇走行知路,到農村去辦學。2005年6月4日,從省城鄭州回到了別離整整十年的家鄉――濮陽縣海通鄉。2005年7月,來到海通鄉第二中學,開始設計學校藍圖,2006年5月30日前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月初全體教職工以全新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招生工作中,2006年9月1日400多名師生開學了。2007年上期全鄉抽查競賽中取得總分第一的好成績;2008年,第一屆畢業生只有34名,報考重點高中15名全部錄取......
因為是農民的兒子---純樸、善良;為了擺脫貧困---學習刻苦、勤奮,先后考取濮陽師范學校、鶴壁教育學院、河南大學;為了實現自己的鄉村教育夢想 ---踏遍城鄉大地,考察法國盧浮宮、巴黎圣母院,俄羅斯巴甫雷什中學 ,研究孔子、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學習魏書生、李鎮西。2006年放棄大城市發展的機會,賣掉鄭州的房和車,毅然回到家鄉創辦了濮陽海通人杰學校 ;為了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堅守自己“看得起每一位學生、從最后一名抓起”的教育理念 ,使無數個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為了讓每一個孩子成人、成才、成功,張揚學生個性,確定了“做最好的自己”為學校校訓,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書法家 、美術家、企業家、公務員 。
求真務實德為首,移風易俗孝當先 。
不求桃源做太古,欲栽大木柱長天 。
做一顆小草---柔軟、堅強,充滿生機 ;
做一頭老黃牛---勤奮、堅韌,奉獻力量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愿星星之火燎原大地 。
厚德載物用文化戰略打造有靈魂的教育 ;
博學超越集百家智慧 創造有生命的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