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美容儀賽道“老兵”的創新之路
- 2021年05月14日 來源:廠商供稿
提要:目前,娜蜜絲已擁有百余名各國籍的專業研發人員,在中國和日本均設有研究實驗室,創造了多項國際專利。
近年來,“顏值經濟”大行其道,家用智能美容儀越來越受到熱捧。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淘寶天貓電子美容儀成交額前四的品牌均超過2億元,占美容工具成交金額的74.31%。2020年疫情期間,美容院停業、居家隔離等狀況進一步推進了“在家美容”的潮流,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家用美容儀市場規模已達60-80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
火爆的消費數據背后,是家用智能美容儀很好地填補了傳統護膚和高價醫美之間的空白,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到定制化的智慧美容,其未來市場空間也將非常廣闊。
從拓荒到普及,家用美容儀恰逢其時
傳統的涂抹化妝品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但作為一種脫胎于醫學、化學、電學、光學等領域的專業技術設備,電子美容儀的發展歷史并不長。
鳳凰網廣東了解到,娜蜜絲創始人賴勇康早年間長期旅居日本,親眼見證了美容儀的風靡。在日本,電子美容儀的開發有著近30年的歷史,2008年日文新詞“戀巢消費”的出現是一個爆發點,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傾向宅家消費,包括美容儀在內的美容小家電順勢進入了普及階段,此后市場也一路走高。
美容消費帶來的巨大價值和機會開始顯現。恰逢當時國內消費升級浪潮也正如火如荼,經過一番籌備,2012年1月,賴勇康成立深圳貴之族生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娜蜜絲品牌,成為國內美容儀市場上的先行者。
利用超聲波霧化技術,娜蜜絲研發了美容保濕超聲波霧化噴霧器,幫助水分子穿過皮膚表層的角質層縫隙,提升保濕效果,在消費者認知度較高的日本市場最先風靡起來。隨著市場培育度逐漸提高,娜蜜絲品牌在亞洲知名度不斷提升,產品在亞洲市場年銷售額過億。
與此同時,作為早期市場拓荒者,娜蜜絲也見證了國內家用美容儀行業一路走來的堅持與幸運。
最開始由于消費大眾對美容儀的認知度還不高,美容儀只能在小圈子范圍內流行,難以普及突圍。
后來,隨著都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日常生活逐漸變得節奏快、壓力大,在價格和時間上均有高性價比的家用美容儀才開始大規模流行起來。可以說,家用美容儀的風行既是消費升級的結果,也是對現代生活方式的適應。
產品技術齊創新,長期主義的制勝之道
超高的市場熱度下,越來越多的本土品牌也爭相入場。今天國內家用美容儀市場有點像當年的智能手機市場發展初期的景象,高端品牌與山寨模仿品一起爭搶市場蛋糕。在瞬時競爭的快經濟時代里,不斷加高品牌護城河顯得尤為重要。
一方面,精細化正在成為家用美容儀的重點方向,針對不同年齡段肌膚、不同皮膚特質制定不同功能的產品,用完善的產品矩陣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增加用戶粘性,成為當務之急。
為此,娜蜜絲不斷創新產品功能,目前已陸續推出了15類細分產品,涵蓋活膚、脫毛、潔面、瘦臉、補水、美眼、卷發、家居等領域。豐富的產品線收獲了大批一二線城市年輕女性白領群體的青睞,用戶粘性不斷增加。
據了解,截至目前,娜蜜絲不僅入駐了網易嚴選和淘寶心選,還與Agetuya、CosBEAUTY、SKG、ILIFT、Hello Kitty等品牌達成了OEM/ODM合作。并在今年4月參加了第119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吸引了眾多行業人士及用戶的目光。
另一方面,技術迭代也成為產品競爭力必不可少的一環。科技時代的到來,讓人們對家用電器的智慧程度有了更高的期待,整個居家環境都在朝著智慧化方向發展。美容儀也被席卷到了這股大潮中。
事實上,不論是亞洲各國還是中國國內,消費者的皮膚特質并不完全相同,不同的氣候、環境、水土、個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都會影響消費者的皮膚差異,如何用智能技術做出更懂消費者的產品,已成為美容儀賽道新的角力點。
基于這種理念,娜蜜絲最早提出了“智能家用美容儀器+APP云服務=大數據下的智能家用美容護理專家”的概念,并持續踐行不斷突圍。以RF射頻美容、超聲波美容、光子美膚、光子脫毛、離子導出導入等技術為基礎,通過智能化傳感器收集用戶環境、皮膚等美容相關數據,并通過美容管家APP上傳到云平臺,云平臺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和專家評診給出用戶相對專業的美容建議,智能推送給用戶。
目前,娜蜜絲已擁有百余名各國籍的專業研發人員,在中國和日本均設有研究實驗室,創造了多項國際專利。
從電子技術,到互聯網+,再到智能化,不斷刷新消費者對技術的預期。通過先進科技,為消費者打造專屬美容院,滿足個性化和定制化護膚,才是行業實現長期主義的關鍵所在。
據智研咨詢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美容儀市場規模將接近100億元,到2026年將突破200億美元。雖然行業迎來了新機,但由于仍處發展早期,國家以及行業對于家用美容儀在金屬釋放量、溫度控制裝置上目前尚無統一的標準,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家用美容儀器行業的發展速度。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發展階段,不斷攀升的市場規模,讓參與者們不得不時時求變,賽道上的跑者只有比別人想得更超前,提前發力,盡早布局,才能長期制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