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收藏家候壽虎將字畫瑰寶托付世界級收藏家梁亞權永久保藏
- 2021年01月30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在我國西北部的荒漠中,有一座藝術寶庫——敦煌壁畫。敦煌壁畫規模宏大、風格各異;不僅內容豐富、種類繁多,且巧奪天工、技藝精湛,凝聚了我國古代畫師頑強的精神和意志及卓越的創造能力。真可謂“千年敦煌壁,萬古絕世畫”。
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畢生己任
資深記者? 李宏
精美絕倫的中華敦煌壁畫,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
在我國西北部的荒漠中,有一座藝術寶庫——敦煌壁畫。敦煌壁畫規模宏大、風格各異;不僅內容豐富、種類繁多,且巧奪天工、技藝精湛,凝聚了我國古代畫師頑強的精神和意志及卓越的創造能力。真可謂“千年敦煌壁,萬古絕世畫”。
上世紀40年代,著名繪畫大家張大千率眾弟子遠赴敦煌,臨摹敦煌壁畫。在敦煌期間,張大千整理文物,為洞窟編號,臨摹壁畫276幅。這一切,均是在物質條件極端艱苦的情況下完成的。敦煌之行,開拓了張大千的眼界,對他的畫藝長進幫助甚大,其繪畫風格的變化,就是從敦煌之行后開始的。
大家張大千的臨摹敦煌壁畫乃無價瑰寶。然而,世人可曾知曉,如今,這批瑰寶又在何方?記者輾轉反側,終于找到了答案。
春節將至,記者拜訪了好友——世界級收藏家、蒙元博物館館長梁亞權先生。這位老兵向記者介紹,同為老兵的已故知名書畫家、收藏家候壽虎,收藏了張大千、黃胄、尹瘦石、吳冠中、黃苗子、李可染、啟功、華君武、潘天壽、王雪濤、謝稚柳、徐珍寶邦達等諸多名家書畫近千幅,并與這些藝術家多有書信往來。侯先生2010年逝世后,所藏這些價值連城的珍貴作品,通過各種物流渠道,全部收藏于蒙元博物館。
知名畫家、收藏家候壽虎年輕時當兵時的英俊形象(因年代久遠,黑白底片已失真)
知名書畫家、收藏家候壽虎生于1921年臘月初八,祖籍山西。侯老年輕時1937年入伍服役于新疆喀什,曾在新疆兵團政治部工作,和文工團的梁黃胄甚是兄弟。侯老1968年調到山西太原晉祠文化館任館長,后又調至北京市房山縣文化聯合會,2010年正月去世于內蒙古清水河,享年89歲。
共同的志趣和愛好,讓侯老和著名書法家愛新覺羅啟功,成為特別要好的朋友。當時啟功常念叨愛吃侯老山西老家的黃油。侯老一生摯愛書畫,曾陪諸多畫家,赴全國各地大好河山寫字作畫。多么苦多么累,條件再艱苦都心甘情愿。
侯老還曾用三個月時間,陪大師張大千去甘肅莫高窟臨摹作畫。1945年,張大千在成都工作室,將200幅敦煌飛天壁畫、300幅敦煌佛像寫生白描畫作贈與侯老。
以上是大師張大千贈與收藏家候壽虎的部分白描畫作
書畫大師張大千與候老的書信往來照片
著名書畫家、收藏家候壽虎生前與眾書畫大家的合影
著名畫家黃胄與侯老的書信往來照片
黃胄先生與候壽虎先生相識于新疆,侯先生在新疆軍區工作時與其是親密戰友。黃胄先生一生節儉,五十年代甚至出現過無紙作畫的窘境。這份書信由黃胄先生寫于五十年代,是在侯先生贈與黃先生作畫所有的徽宣紙若干后,黃先生表達感激之情的信件。
著名書法家啟功與侯老的書信往來照片
著名畫家王雪濤與侯老的書信往來照片
著名畫家、收藏家謝稚柳與侯老的書信往來照片
中國書畫鑒定第一人、故宮博物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徐邦達與侯老的書信往來照片
上圖為著名藝術家潘天壽寫給知名收藏家候壽虎夫人、收藏家張愛蓮的信件。信中提出將百余幅參展近作贈與張愛蓮,以表達對張女士曾給予大力幫助的感謝。
以上為潘天壽贈送給張愛蓮百余幅作品中的三張畫作。
上圖中間者為候壽虎先生,右一為侯老女兒侯翠萍
2021年春節期間,受聘于蒙元美術館負責人的收藏家候壽虎的女兒侯翠萍來京,將侯老生前收藏的諸多書畫大師的知名書畫作品,托付給世界級收藏家梁亞權先生,放入北京蒙元博物館永久收藏。侯老女兒侯翠萍也與諸多著名書畫家家人來往親密,任蒙元美術館負責人后,將把她收藏的大量朋友書畫作品在蒙元美術館向世人展示、傳承。
記者又采訪了世界級收藏家梁亞權先生。
提起文物收藏,北京十里河寸土寸金的潘家園古玩市場大名鼎鼎。而近年與其毗鄰而居的北京蒙元博物館以往卻是深藏不露。在這個總面積達14800平方米、收藏文物價值千億元的共七層大廈里,收藏著從春秋戰國至今的青銅器、陶瓷、瓷器、明清家具和超過2000件的名人字畫等共計5萬件寶藏,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國家一二級文物,有些文物甚至填補了國家文物的空白。
世界級收藏家梁亞權對文物愛不釋手
蒙元博物館的應運而生
與這座民營博物館同樣深藏不漏的是其館長——世界級文物收藏家梁亞權先生。1956年出生,早年從軍,曾在內蒙古軍隊某高級領導身邊工作的梁先生快人快語,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直抒胸臆:我要用畢生精力致力于文物收藏,最終將中華民族的稀世瑰寶,全部獻給生我養我的偉大祖國。
梁亞權與時任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和著名教練袁偉民在一起
出于自己在內蒙古度過的軍旅生涯的懷念和感恩,2000年,梁先生在錫林浩特收購了一家博物館,命名為蒙元博物館。2012年,梁先生在朝陽區及十里河村等相關主管部門的支持鼓勵下,先后投入上億資金,又興建了北京蒙元博物館。
梁館長講解展品時津津樂道
面對紛至沓來的國內外嘉賓,梁館長經常親任講解,并作了網紅主播,向無數粉絲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件件珍品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使北京蒙元博物館逐步名揚天下。國家文物局等相關部門對梁館長領銜的北京蒙元博物館的工作,給與了充分的肯定。經國家文物局信息中心審核認定,《中國民間文物藝術品華北地區鑒定備案中心》落戶于北京蒙元博物館。《中國收藏人之家》、《中國民間博物館工作委員會》也在正式籌建,梁先生出任首任輪值主席。
“我要把蒙元博物館的稀世瑰寶捐給祖國”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梁館長說,我多年從事文物收藏,一直懷揣著報效祖國的愿望。
不久前,梁館長又啟動了甘肅敦煌大唐文化博物館的工程。屆時,梁館長名下的民辦博物館將達到三家。梁館長還透露,將在東陵旁建造一萬平方米的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梁先生把自己珍藏的1000福歷代名人字畫。捐贈給北京鐘南山創新公益基金會,成立“蒙元博物館專項基金”。
梁館長現已騰出博物館一樓3000平方米的主要位置,集中展出他收藏的紅色主題文物,其中包括劉文西、楊之光等當代書畫家,表現我黨帶領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各個場景。其中,著名畫家黃胄的《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李可染的《長征》,抓足了中外觀眾的眼球。
近日,梁館長正忙于將在北京榮寶齋和浙江義烏等地舉辦文物慈善拍賣活動。
通過對候壽虎和梁亞權人生發展軌跡的掃描與追蹤,人們完全有理由確信,這倆位曾經保家衛國的老兵,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畢生己任,梁亞權館長將繼承候壽虎的遺志,一定會共同在國內外的收藏領域,留下不可磨滅的關輝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