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聲音+”產業生態布局 “三諾智慧聲谷”落地深圳寶安
- 2021年01月04日 來源:互聯網
提要:據了解,三諾智慧聲谷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高達14.5億元,土地面積為26099.42平方米,建筑面積109617平方米,將系統配置技術創新研究院、“聲音+”工程技術中心、創新創業創客生態平臺、工業設計創新平臺、工業4.0音頻整機智能智造平臺、園區商住服務平臺、音樂主題公園等七大功能空間。
近年來,“聲音+”市場呈爆發式增長,已步入千億量級市場。各大互聯網巨頭涌入,展開激烈角逐。相關行業數據顯示,未來5年,僅帶屏智能音箱銷量就將高達3億多臺,超過PC的規模。未來10 年,“聲音+”整合產業規模將累積達到萬億美金市場。
三諾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音頻解決方案提供商、領先的智慧生活產品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基于“智慧生活創想家”的品牌定位,以“智慧家庭、智慧工作、智慧出行”三維立體構建了“軟件+硬件、云端+終端”完整的智慧生活生態產業鏈,并深入布局“聲音+”生態鏈。
超前布局“聲音+”生態鏈,成果顯著
三諾成立于1996年,多年來一直精準把握行業變革、市場發展風向。隨著智能語音、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世界已從網絡時代進入智能時代。在國內外眾多巨頭涌入智能音頻市場之時,憑借20多年深耕聲音產業經驗,三諾正以聲音服務和聲音產品為入口,以物聯網為平臺,打造以音頻產品和內容、智能穿戴、智慧家庭產品為方向的完整的“聲音+”生態鏈。
“二十年前是視覺時代;十年前是觸覺時代;今天已經進入聲覺時代。隨著智能社會的到來,聲音作為最自然、便利的人機交互方式,上接互聯網,下接物聯網。一旦與物聯網、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聲音將撬動未來的產業世界。”三諾集團董事長劉志雄早在2016年便曾如此預言。
隨著智能家居和物聯網的發展,“聲音不只是出口,還變成了入口。憑借語音交互的便利性,聲音設備成了智慧家庭的操控中心、智能中心,變成了一個最核心的終端。”但正如一些行業專家所言,“沒有生態,入口的意義會被大大削弱。”在市場規模爆發后,如何將產品打造成入口,取決于背后生態的深度和廣度。
因此,如何強化語音交互的優勢,滲透新的交互場景,從各維度延伸產業生態,成為三諾布局“聲音+”生態鏈的重中之重。
首先,在技術研發方面,三諾不斷加大投入,形成“聲音+”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三諾專注于構建自身的聲音核心技術生態系統,全方位深入研發系統聲學的便攜技術、空間聲技術、主觀音質評價技術、低失真研究技術、AR/VR音頻技術;揚聲器單元的新型喇叭、材料開發與設計;語音交互的語音拾取、語音識別、MIC算法/ANC有源降噪;AI智能的語音技能開發、語音情緒識別、ASR/NLP;以及DSP應用的音效技術、國內外DSP,以此強化核心競爭優勢。
同時,三諾也在重點打造創新性平臺,涉及云平臺運營、服務器引擎、實時network、音頻編解碼、產品端音視頻處理與優化和聲學器件及產品載體,以此獲得技術上的突破與創新。
此外,三諾還積極與高校產學研、全球著名的芯片及軟件公司展開技術合作,在電子技術、電聲設計、結構工藝、軟件應用等領域進行跨界整合、開發共享,其中代表性技術有智能電聲房間自適應調整技術、虛擬環繞聲效技術、全景錄音技術、情感識別深度學習技術等,目前在聲音技術領域已獲得200多項專利。三諾為各類跨界客戶提供“聲音+”生態鏈產品研發支持的同時,將產品延伸到各跨界領域和全新應用場景。
在智能音頻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三諾已成為全球核心的多媒體音頻整機產品提供商,建立了包含智能穿戴設備、帶屏音頻產品、智能鬧鐘、智能音箱、語音識別陪伴機器人等品類豐富、多場景應用的產品體系。通過OPM商業模式,三諾成為全球多個500強企業的合作伙伴,“聲音+”產品成功地從國內走向國際,業務拓展到了全球70多個國家。
打造4.0版本創新生態城,“三諾智慧聲谷”落地深圳寶安
近年來,深圳城建取得了閃亮的成績單,大空港、大灣區、大交通建設成效卓著,城市商住空間建設一片蓬勃之勢。但實體經濟最重要的空間載體之一——產業園區已遠遠落后于深圳整體建設,甚至落后于其他城市的產業空間建設。
對此,劉志雄有著深刻的洞見,他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產業園區歷經了四個歷史階段。1.0版本時期,主要表現為80年代一批簡陋的“三來一補”工廠;2.0版本為90年代制造型大企業自建的產業園區;3.0版本,主要是2000年以來政府主導規劃的特色產業園。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臨,建設滿足新業態和智能制造需求的4.0版本新型產業空間勢在必行。這個階段的產業空間以資源共享、多元聚合、要素流通、生態循環、優勢疊加、生活便利為主要特征。4.0版本的創新生態城,要以產城融合為構建模式,圍繞產業系統配置各類功能平臺,同時統籌住宅、商業、交通、市政等城市規劃,集成“產鏈聚合+功能聚合+服務聚合+城市聚合”等需求。
三諾深刻認識到聲音產業的風口已經來臨,結合城市發展的新要求,三諾計劃圍繞“聲音+”產業,在深圳打造一個以研發、智造為主體,創新孵化和文化服務為輔助,“產鏈、產研、 產融、產城”四位一體的4.0版本的創新生態城——“三諾智慧聲谷”,這個構想獲得了深圳市及寶安區政府的高度認可,終于,今年該項目在深圳寶安落地。
“三諾智慧聲谷”以“聲音+”生態鏈產品為主,依托三諾作為全球領先的多媒體音頻整機產品提供商的資源和實力,構建涵蓋人工智能+語音+穿戴+運動+燈光+內容等環節的聲音生態產業鏈,建設全球領先的智能語音生產制造基地、研發及辦公室用房、宿舍公寓和服務配套區,系統配置各類功能平臺,形成生產高效、生態循環、生活和諧、以產促園,以園帶產的多元化模式,搶占“聲音+”生態戰略高地。
據了解,三諾智慧聲谷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高達14.5億元,土地面積為26099.42平方米,建筑面積109617平方米,將系統配置技術創新研究院、“聲音+”工程技術中心、創新創業創客生態平臺、工業設計創新平臺、工業4.0音頻整機智能智造平臺、園區商住服務平臺、音樂主題公園等七大功能空間。
相對于傳統產業園區,“三諾智慧聲谷”是一個綜合性新型智慧園區,資源信息化、規模現代化、管理網絡化,拓展了如商業服務、金融投資、運營管理、休息娛樂等多元功能服務。另一方面,實行開放式創新模式,鏈接全球頂級的產學研力量和創新資源,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值得一提的是,“三諾智慧聲谷”將打造成為集“三生、三創、三區、三高”(“生產生活生態”、“創新創業創投”、“園區社區校區”、“高產值高顏值高附加值”)為一體的產業創新生態城市部落,預計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諾起源于寶安,壯大于寶安,對寶安深懷感恩之心。“三諾希望通過智慧聲谷為寶安構建‘聲音+’生態鏈的人工智能產業平臺貢獻力量,并以‘聲音+’生態作為深圳創新產業發展新支點,以‘三諾智慧聲谷產業生態基地’所形成的聲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為杠桿,撬動整個智能產業創新生態,為將深圳打造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人工智能產業的標桿之城、引領之地貢獻力量。”劉志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