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海洋有序發展,全新產品開啟海上位置服務新模式
- 2020年11月05日 來源:廠商供稿
提要:漁民靠海而生,然而海洋不同于陸地,治理難度相對較大,導致眾多海洋問題的出現。伴隨著海洋新世紀的到來,人們開始應用科學技術來助力海洋有序發展,科學技術與海洋的聯系也變得愈加親密。
海洋不僅有著漫長的歷史,而且孕育了獨特的海域文化,漁民依賴海洋資源來延續文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規模日益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但對海洋資源過度、無序的開發利用以及海洋生態惡化等問題都不同程度地顯露出來。
漁民靠海而生,然而海洋不同于陸地,治理難度相對較大,導致眾多海洋問題的出現。伴隨著海洋新世紀的到來,人們開始應用科學技術來助力海洋有序發展,科學技術與海洋的聯系也變得愈加親密。
誠然,發展藍色經濟不能蒙眼狂奔,規范化的治理工作必不可少。但行業從無序到規范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廣東幾米星聯通訊有限公司(下稱“幾米星聯”)選擇了一個極其細分的賽道,用高新技術賦能海洋裝備,致力于規范漁船管理促進漁業的安全生產。
用智能技術賦能終端,提高漁船安全生產監控水平
近年來,海上非法捕撈引發等各類事件呈現出數量多、突發性強、危害性大、涉及面廣、敏感性高等特點。如何合理開發海洋資源和保障漁船安全,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相關組織和機構也意識到大規模開發海洋資源的種種隱患,加快推進漁船綜合管理系統平臺建設。幾米星聯切入的目的,就是加強對沿海船只的總量管理、限額捕撈、多休減捕、伏季休漁等情況的督促檢查。
因此,幾米星聯打造了海上安全生產管理解決方案,推出一系列海洋智能裝備,采用軟硬一體化的模式有效保障漁業生產安全、打擊非法捕撈的漁船及清理整治“三無”船舶。
基于海上安全生產管控平臺,幾米星聯推出了面向近海北斗船位監控、漁業船舶監控定位、便攜式海上應急保障、北斗救生筏定位等方向的終端產品,為海上各式各樣的作業場景提供海上位置服務。
相關新聞報道和資料顯示,大型船舶空間充足,可安裝完備的定位管理系統,方便其進行海上定位或導航;但是小型船舶有效安裝空間小,結構緊湊,工作環境惡劣等問題,無法安裝與大型船只同樣的定位管理系統。這導致了小型船舶動向不易掌握,進而引發監管不全面、監管不到位的問題,難以實行規范化管理。對此,幾米星聯推行的海上安全生產管理解決方案,讓小型船舶這一問題進行了有效解決。
依托北斗系統打造的海上安全生產管理解決方案主要由近海北斗船位監控終端、漁業船舶監控定位終端、便攜式海上應急保障終端和海上安全管理平臺組成。
目前,幾米星聯的物聯網平臺與智能終端互相協同,而且已經實現了國產可控。
終端方面,幾米星聯的漁業船舶監控定位終端是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終端,適用于野外作業車輛、海事船舶的安裝使用。便攜式海上應急保障終端是一款解決在無公網覆蓋條件下的位置上報、短報文通信的專用安全生產保障終端,主要用于海上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保障(同樣適用于陸上野外作業等安全生產保障),緊急情況時的搜救及短信息傳遞。
需要強調的是,幾米星聯的解決方案能對全部漁船進行24小時大數據分析,且上報頻率可達秒級,特別是對存在國際糾紛等敏感水域生產的漁船提早進行短信預警提醒,防范越界生產導致的涉外漁業事件發生。除此之外,幾米星聯的技術方案還能對脫離編組生產及列入重點安全監管的漁船,實時重點分析研判,對船只出入港動態進行動態管理。
同時,該終端無需外接電源,只需要太陽能便可實現持續穩定的工作,并且可聯合海上安全生產平臺為客戶提供漁船動態、漁場氣象及潮汐時間等漁業綜合服務信息的持續查詢。該終端集漁業信息服務與漁業安全監管等多功能于一體,助力提高漁船安全生產監控水平。
打破傳統漁業體系障礙,為海洋產業發展獻策獻力
為了打破傳統漁業“條塊分割、管理薄弱”的體系障礙,海洋革命的趨勢已勢不可擋。過往,互聯網結合傳統產品落地的案例多發生在陸地和日常生活中,海洋資源生產市場常被忽視,幾米星聯深耕海上位置服務多年,對行業熟悉程度遠超同類企業,因此能精準把控到保障漁船安全的精準需求點。
另外,幾米星聯的技術團隊底蘊深厚,與北斗系統打了近十年交道,為漁船船位數據挖掘的原理、應用和發展場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幾米星聯的諸多終端產品已經具備明確的落地場景,為漁船安全生產責任制和進出漁港報告制度的落實、漁業防臺、海上應急救助的緊急調度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切實節約監管資源和人力成本,為全面規范海上漁船管理打下良好基礎,有效維護海上漁船的正常生產秩序,為漁政執法提供基礎保障。
作為一個擁有廣闊海域和廣泛海上利益的發展中沿海國家,規范海洋治理是解決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向。在2035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的引領下,深圳、青島、大連陸續發布相關文件,明確建立海洋城市的目標。
藍色海洋的發展需要政產學研聯合起來循序漸進的努力,智慧海洋發展的浪潮已洶涌而來。未來,幾米星聯將持續在基于位置的海洋遙感數據服務、輔助海洋漁業資源限額捕撈管理、漁船精細化管理、分析漁船作業捕撈習慣等方面深入研究,推動智慧海洋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