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景秋書法藝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2020年09月08日 來源:廠商供稿
提要:2020年9月6日,著名書法家、北京時代金城書畫院副院長龔景秋先生書法藝術研討會在北京睿中資本集團大樓北京時代金城書畫院舉辦。
筆底江山助磅礴 流水高山有古今
龔景秋書法藝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研討會由北京時代金城書畫院、京津畫派研究會舉辦;王太嵐中將、趙勝堂少將、黃萬榮少將、專家王渭等出席;美術評論家劉純華、孫亞杰、周福生、張勇、史成新、潘新明、楚威彬、陳鳳波、于福亮、張德輝、耿西溫、王川生等做評論,研討會由美術評論家李金英主持

出席龔景秋書法藝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合影
本刊北京訊 (記者楊曉玲報道,沈義銀攝影)2020年9月6日,著名書法家、北京時代金城書畫院副院長龔景秋先生書法藝術研討會在北京睿中資本集團大樓北京時代金城書畫院舉辦。

龔景秋先生在研討會上講話
王太嵐中將、趙勝堂少將、黃萬榮少將、專家王渭等出席;著名美術評論家劉純華、孫亞杰、周福生、張勇、史成新、潘新明、楚威彬、陳鳳波、于福亮、張德輝、耿西溫、王川生等做評論,研討會由著名美術評論家李金英主持。首都文化界名流及書法美術評論系統的專家學者四十余人出席研討會。

研討會一角
龔景秋書法先是在北京時代金城書畫院展廳展覽10日,社會各界人士絡繹不絕參觀。之后舉辦了這次專業性極高的學術研討會。

研討會一角
龔景秋,1956年9月出生,天津市人,自幼酷愛書畫藝術,曾系統學習繪畫基礎技法。

研討會會場
曾服役海軍東海艦隊訓練團,1982年畢業于海軍政治學院指導員班,任文書、書記、干事、連隊指導員。

王虎講話
現為北京時代金城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名人名家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書畫家聯合會會員,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委會委員,中央國家機關書畫協會會員。

研討會由秘書長李金英主持
龔景秋自幼喜歡畫畫和書法,特別在中學期間受到過在校實習美院老師的指教,還曾參加過天津美院的系統補習,有比較好的繪畫基礎。在部隊和轉業后的工作崗位上一直堅持學習書法,潛心注意從前人的碑帖墨寶中吸取養料,臨習王羲之蘭亭序,楷書學顏,行草學文征明、趙孟頫、草書懷素、米芾,隸書集東漢諸名碑神韻,在職公務之余及退休后勤奮創作,書法作品曾入展中央國家機關書畫展,中央國家機關紀念抗戰70周年書畫邀請展,中國野草詩社書畫楹聯書法展等,曾在一些省、市、地區級展出或獲獎,有些作品被民間團體及個人和臺灣友人收藏。

周福生在研討會上講話
美術評論家文化學者劉純華在會上介紹了舉辦龔景秋書法藝術研討會的兩個重要意義:
一、龔景秋的書法有著濃郁的文人內涵和氣韻,有著文人的情趣,其特點在于他有著書法家所具有的文人的氣象于寄托。劉純華引用林語堂的話說:文人具有三種氣質:一是蘇軾的勇氣、二是李白的豪氣、三是陶淵明的自然本真。文人都有著一種執著的精神。文人書法是由京津畫派的創始人陳師曾先師在20世紀初期關于美術革命的爭論中提出來的。陳師曾認為文人畫是指所具有的文人內涵的性質,講究個性優美、思想高尚者也。文人畫首重精神不貴形式,其平日之所修養品格,迥出于庸眾之上,故其于藝術也,品德表現于作品。總之,文人畫脫離一切塵垢之念。文人書法是由陳師曾先師關于文人畫的論述中演化而來。我們觀龔景秋的書法就帶有濃郁的文人書法的感受。文人書法強調的是書寫者要有學問、有知識、有涵養。自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都是文人書法,其作者便是文人。龔景秋同志做到了這一點。

陳鳳波在研討會上講話
劉純華表達的第二個意義是,我們強調精研古法、博采新知、弘揚國粹,為偉大的民族文化復興竭盡全力,龔景秋同志的書法就是遵循了這一理念,很好的處理了傳承與創新的關系。我們強調與中央保持一致,就是要從講大局、顧大局。近些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優秀國粹,應該是每一位藝術家的責任。我們的做法與中央是一致的。

孫亞杰在研討會上講話
劉純華認為,龔景秋的隸書認真的傳承了漢隸,表現出來濃烈的張遷碑風格。他的行草既有二王的韻味,表現出雋秀之氣。也有顏體的端莊雄渾。這就使得龔景秋的書法能夠融合諸體,卻又能自稱一家。一看就是龔景秋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李金英在研討會上講話
劉純華評論道,龔景秋的榜書豐盈雄渾、骨力遒勁。從這個方面來看,龔景秋的書法是以榜書為基礎的。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這是中國書法發展的演變歷程。通過臨摹經典打基礎,在廣采博取和融會貫通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沒有傳承就沒有創新,我們要認識到傳承與創新是遞進關系。
劉純華還為龔景秋題寫了“晉風漢骨”以紀念此次活動。

龔景秋向王太嵐中將贈送書法
美術評論家孫亞杰教授認為,龔景秋的書法具有這樣幾個特點:一、結體嚴謹,布局平穩,體現出筆熟字穩。二、多筆劃的字注重內緊外松,架構緊湊,增加了字之美感。三、收放有度,榜書中由于字大,對筆畫的要求是收放有度。該收的收,該放的放,顯得靈動活潑,整體搭配得當,似舞蹈家偏偏起舞。四、用墨濃厚,每一個字全用濃墨處理,是他榜書的一大特點,使得每個字都站的穩立得住。草書的特點:姿態殊異,圓轉自如、平和自然、筆勢精致、遒美健秀,精致、美輪美奐,是極富有美感的觀賞的。

龔景秋向王虎贈送作品
孫亞杰認為,龔景秋的隸書完全掌握了隸書的筆法。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結體扁平、工整、精巧,撇、捺、點等為向上挑起,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王太嵐中將(中)、趙勝堂少將(右)、黃萬榮少將(左)
美術評論家張勇先生在評論中說:古人在諸多書法論著中都強調用筆的重要性。書法家龔景秋先生深得魏晉風骨,唐宋精髓之妙。經過長期的書法實踐、研習、創作過程。感悟二王帖學一脈,得二王行草書風婉轉流暢、縱橫弛聘之意。在藝術實踐與探索中將二王的書風與顏、柳、趙和漢碑(曹全碑、張遷碑)的秀美,兼包并蓄之路。又非嚴守傳統、陳陳相因。而是在傳統規范中得到提煉,既不失傳統、淵源自在,追求灑脫,姿態雄渾,空靈放達的藝術境界。在對書法的傳統法則的突破中做到放縱自如、能放能出,逐漸形成了逆入平出,流暢有勁的筆法。

龔景秋與恩師王渭
著名書法家、美術評論家于福亮論述了魏晉漢唐以來的書法風尚,強調了書法代代傳承的重要意義。聯系龔景秋的書法特點,認為龔景秋的書法王顏氣息濃厚,指出作者應該融入“十七帖”的風韻,將更上一層樓,一覽眾山小。

龔景秋與老領導胡修干同志
著名書法家、電視劇《王羲之》中的王羲之扮演者陳鳳波先生認為:龔景秋的書法有很高的品味,有顏真卿的技法,也有二王的技法。他的隸書當中有《張遷碑》的韻味,他習眾家之長,自成一體。應該是當代傳承與創新的楷模。

龔景秋陪同老領導參觀龔景秋書法展
史成新、潘新明、楚威斌、王川生、張德輝、耿西溫、張永勝等書畫藝術家分別從龔景秋先生的技法、傳承等諸方面進行了評論。

張永勝在硏討會上講話
龔景秋先生的中學的老師,王渭先生也在會上發表了評論。作為老師,他向學生龔景秋提出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要求。王渭先生是著名的作家、詩人。是近代著名作家、思想家、紅色文化的組織者、參與者王亞平同志的傳承人。他為出現一名書法家弟子而感到自豪。

王大嵐中將在研討會上
海軍少將趙勝堂、空軍少將黃萬榮也從傳承與創新角度發表了評論。

趙勝堂在研討會上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原副部長、全國人大常委王太嵐中將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北京時代金城書畫院、京津畫派研究會專門舉辦龔景秋書法藝術研討會是對先進文化的推崇,我們弘揚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就是要推崇先進個人,先進的書畫藝術。王太嵐中將還為龔景秋題寫了《軍魂》二字,以示鼓勵。龔景秋向老首長王太嵐中將敬獻了《情系三軍》。著名畫家楚威彬向王太嵐中將贈送了《八駿圖》。

黃萬榮在研討會上
出席研討會的還有王虎、沈義銀、王軍、曾魯蒙、毛樹文、毛希文等社會知名人士,中央電視臺、搜狐、新浪、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名人名家網、京津畫派網等媒體的記者出席了研討會。

劉純華題“晉風漢骨”贈送老戰友龔景秋

張德輝在研討會上

潘新明在研討會上

孫亞杰與龔景秋

王太嵐中將為龔景秋題詞

潘新民為龔景秋題字

史成新在研討會上

王川生在研討會上

龔景秋向趙勝堂贈送書法

龔景秋向黃萬榮將軍贈送作品

楚威彬向王太嵐中將贈送《八駿圖》

劉純華在研討會做主旨講話

李金英與龔景秋以及龔景秋的兩個外孫女

胡修干在研討會上

龔景秋在研討會上致辭

龔景秋和夫人與國務院法制辦原主任胡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