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罩市場從“千軍萬馬”到“冰火兩重天” 三諾因何還能出口二十多個國家?
- 2020年07月21日 來源:廠商供稿
提要:隨著國內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口罩價格已經大幅回落,加上大批企業跨界生產口罩,國內“一罩難求”的緊急境況已然成為過去式,口罩生產熱也逐漸退潮,短短數月之內,口罩行業可謂風云變幻。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口罩價格已經大幅回落,加上大批企業跨界生產口罩,國內“一罩難求”的緊急境況已然成為過去式,口罩生產熱也逐漸退潮,短短數月之內,口罩行業可謂風云變幻。
口罩市場供需失衡,出口資質成破局關鍵
前不久,央視財經頻道便圍繞國內“后疫情”時代口罩市場局勢而走訪了多個渠道以及不同規模的口罩生產商。報道顯示,隨著國內疫情基本穩定,口罩市場已經由曾經一度供需失衡趨于飽和,甚至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許多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口罩滯銷。整個口罩生產企業面臨大洗牌。
報道中安徽一家口罩生產企業,其生產線已近半數停工,停工的產線讓整個廠房顯得十分清冷蕭條。企業負責人稱,國內口罩需求驟減,出口又面臨資質不夠的問題,內外因的雙重壓迫導致了他們的經營困局。
國內需求飽和,口罩出海成了當下口罩企業的唯一出路,大量訂單集中在有出口資質的企業手中,很多資質不全的口罩企業被迫歇業,以停產告終。
三諾科技戰役,成功破局:口罩“包機”出海
深圳三諾集團口罩“包機出海”,馳援全球抗疫
資質齊全成了當下口罩生產商手中最重要的砝碼,而三諾集團能在此次口罩戰役中成功破局,也正是得益于憑過硬實力進入了商務部醫療物資出口“白名單”,再加上三諾本身業務國際化程度比較高,又有很多國外客戶資源,在口罩出口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
深圳三諾集團旗下兩家公司進入商務部醫用口罩“白名單”
深圳三諾集團董事長劉志雄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4月份國內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國內口罩需求量開始驟減。而隨著國外疫情的爆發,國外口罩需求量開始大幅增加,因此三諾調整經營方向,轉型做國際化的口罩。他告訴記者,“我們累計出口的口罩已超過一億只。現在每天都有幾百萬只口罩出貨,出給全球二三十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像印度、俄羅斯。我們現在一個月能產兩三億只口罩,能很好的支持海外抗疫。”
深圳三諾集團董事長劉志雄接受央視采訪
截至目前,三諾集團口罩已銷往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丹麥、愛爾蘭、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實際行動和中國品質助力全球防疫抗疫。
疫情之下的責任:三諾速度和三諾品質
三諾能夠在口罩市場的大浪淘沙中依然挺立,源于其驚人的生產速度和過硬產品品質。疫情發生后,三諾看到市場上口罩很緊張,因此想辦法投入生產,劉志雄認為這比他剛開始創業還艱辛,機器、熔噴布、人員等,在許多個不眠之夜后,終于完成了各項工作。“我們本身就是智能制造出身,我本身做模具出身,通過這種能力快速支持了復工復產,并為深圳市政府提供口罩,盡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劉志雄說。三諾通過持續發起產能沖鋒,在深圳、北海兩地三大口罩生產基地先后投產上百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和7條高速機口罩生產線,日產一次性醫用口罩1000萬只。從第一條口罩產線正式出貨到現階段月產能近3億只,作為“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三諾僅僅用了兩個月,這體現了真正的“深圳速度”。
三諾電腦超高速口罩生產線
疫情十萬火急,三諾不得不持續提速沖刺,但同時堅持維護市場秩序,絕不用速度換品質。為了保障口罩品質,三諾總是采用高標準:采購細菌過濾效率99%以上高標低阻濾材,啟用十萬級二類醫療器械生產標準級無塵無菌車間,按照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建立了萬級微生物檢測室、無菌檢測室、十萬級理化檢測室……劉志雄在內部口罩生產會議上不止一次強調:“三諾的防疫產品一定要是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產品,因為這不只是生意,還關系到生命健康。”
三諾注重原創精神,一直把原創的設計和產品通過品牌和渠道銷售到全球。2019年初三諾布局智慧健康產業,以智能制造業為根基,正式探索科技賦能健康產品領域,不僅規劃了醫用口罩、功能性口罩、時尚設計類口罩產品線,而且深入布局涵蓋智慧工作、智慧出行、智慧家庭、智慧教育在內的智慧健康防疫產品領域,用科技的手段研發生產了移動語音會議辦公系統、有溫度傳感的個人穿戴設備、非接觸式的刷臉智能硬件、殺毒的居家產品等一系列防疫產品線,實現健康產品的多場景化覆蓋,致力于打造成為全球健康產業的標桿企業。
這樣的社會責任感和智能制造硬實力,便是三諾集團在口罩市場大洗牌中仍然表現出強大生命力的原因。幸運的是,中國像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一場疫情讓一件普通的日用品成為了人人需要的緊俏貨,而讓它回歸正常的正是中國智造。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制造必將在這些具備實干精神和戰略眼光的企業推動下更上一層樓,在世界制造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