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在遠方,路在腳下!
- 2020年07月17日 來源:廠商供稿
提要:此刻你面前的這本書,是一名公益記者兩年來的‘公益作業’。本書15位公益人物中,有知名企業家、金融大咖、著名主持人、知名學者,還有許多年來堅持在公益行業勤勉深耕的公益前輩。
智樂讀書會(第八十一期)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人活在這世上,總要為他人做些什么才不枉此生。
此刻你面前的這本書,是一名公益記者兩年來的‘公益作業’。本書15位公益人物中,有知名企業家、金融大咖、著名主持人、知名學者,還有許多年來堅持在公益行業勤勉深耕的公益前輩。我特別想說的是,他們有著怎樣的頭銜和光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以自己的思想和實踐,塑造著公益中國、慈善中國。即使在最艱難最不被理解的時候,他們也從未放棄。他們對中國公益與慈善的未來始終抱有希望和信心。感謝所有受訪者,感恩這些近距離的對談,他們毫無保留,坦誠包容,他們是能夠帶給他人智慧和勇氣的一群人。
感謝所有默默無聞的中國公益人,你們的付出和奉獻猶如點點星光,閃耀、珍貴。愿這公益之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照亮和引領更多人前行!”
——《別喝彩,我們仍在坎途》作者文梅
公益是什么?沒有人能完美回答這個問題。《別喝彩,我們仍在坎途》試圖成為眾多答案中的一種,提供一個切片、幾種視角,捕捉公益思想中一些微妙的碰撞與苦辣酸甜。
公益的故事,說到底是人的故事,包括影響時代的豪杰,也包括貢獻微薄之力、默默無聞的大多數普通人。
從這個意義上講,公益蘊藏著中國歷史轉向、時代變遷的秘密和力量......
2020年7月31日(周五)下午,智樂讀書會特別邀請文梅老師,與大家連線共話公益——4類跨界群體,15位公益尋路人,去掉頭銜與光環,在公益路上,他們收獲了哪些喜悅和感動?遭到了哪些質疑與批評?他們堅守了什么?又放棄了什么?......讓我們一起,聆聽公益故事,看見公益力量!
1、本期活動時間:
2020年7月31日(周五)下午15:00—17:00
2、本期活動地點:
騰訊會議
請掃碼加入書友群
獲取會議相關信息
本期嘉賓薦書:

《別喝彩,我們仍在坎途》
作者:文梅 著
出版時間:2019年7月
北京日報出版社
本書是《公益時報》記者文梅推出的中國公益人訪談錄,收錄了公益人資中筠、徐永光,媒體人白巖松、崔永元,企業家任志強、俞敏洪,金融家楊凱生、康典、陳浩武、王巍等15位知名人士的公益訪談,展現了當下行業及跨界人士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探尋與追求,記錄了他們胸懷大愛、執著公益、于坎途中尋找中國公益事業突破與發展的心路歷程。公益的真實,恰在于苦樂悲喜的交織。
講述公益故事,展現公益力量,讓世界看得到。
本期特邀嘉賓:

文梅,《公益時報》新聞部高級記者。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主修新聞。曾在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擔任出鏡記者,涉及題材多為調查性深度報道。后曾擔任基金會秘書長,親歷一家公益組織的誕生和成長。因著對記者職業的熱愛和對公益的濃厚興趣,成為一名公益探尋者和追問者,希望能讓世界更多聽到公益人的聲音,為改變大眾對公益的認知盡一份力。
本期特邀主持:

張建寧,商業模式創新專家,注冊咨詢師,小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CEO。曾任職聯想產品管理崗位及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管理咨詢合伙人、市場總監;賽伯樂綠科投資集團戰略合伙人、傳奇創投聯盟合伙人;中關村創新研修學院商業模式創新導師、中關村創客總部創業孵化器創業導師、超級蜂巢創業孵化器創業導師;創辦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中關村下一代互聯網產業聯盟;主持或牽頭參與了數十個管理咨詢和產業研究項目,在企業戰略規劃、商業模式創新、組織變革、品牌營銷、高技術產業發展、產業園區發展規劃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研究及咨詢服務實踐經驗。
智慧碰撞,快樂分享!讀書會友,與友同行!
請掃碼加入書友群
獲取會議相關信息
聯系人:邢攀攀
溫馨提示:
1、公益讀書會,只要您喜歡讀書和分享,即可參加,無論是否讀過嘉賓推薦書目;
2、請您根據本期主題,做些交流分享的會前思考;
3、歡迎推薦您喜歡的書,好書共享!
關于我們
【社會組織眾扶平臺】在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的指導下開發運維(運維單位:北京知誠社會組織眾扶發展促進會),被列為2019-2021年《北京市基層社會治理規范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專項任務的北京社會組織眾扶平臺,通過微黨建、微政策、微會議、微課堂、微文庫、微招聘模塊,成為社會組織的黨建指導員、政策閃送員、信息播報員以及專家智庫、寫作典庫、人才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