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課一刻鐘┃黨務知識:黨費,你知道用在哪里了嗎?尚未入黨的同志可否聽黨課?
- 2020年06月22日 來源: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
提要:黨的各級組織通過黨課定期向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黨性、黨紀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
2020年總85期 第23期

交了這么多年黨費,
你知道用在哪里了嗎?
尚未入黨的同志可否聽黨課?
帶著這些問題,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吧!
一、黨費應該如何使用?
按照黨章規定向黨組織交納黨費,是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起碼條件,是黨員對黨組織應盡的義務。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黨費使用原則
統籌安排、量入為出、 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二)黨費使用范圍
黨費必須用于黨的活動,主要作為黨員教育經費的補充,其具體使用范圍包括:
1.培訓黨員;
2.訂閱或購買用于開展黨員教育的報刊、資料音像制品和設備;
3.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
4.補助生活困難的黨員;
5.補助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黨員和修繕因災受損的基層黨員教育設施。
在遵循黨費使用五項基本用途的前提下,以下具體使用項目可以從黨費中列支:
1.教育培訓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基層黨務工作者所產生的住宿費、伙食費、交通費、師資費、場地費、資料費、門票費、講解費等;
2.開展“三會一課”、創先爭優、黨組織換屆以及黨內集中學習教育所產生的會議費等;
3.黨內表彰所需費用;
4.修繕、新建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為活動場所配置必要設施等所產生的相關費用;
5.編印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和印制入黨志愿書、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黨員證明信、流動黨員活動證、黨費證、黨員檔案等所產生的工本費,以及購買黨徽黨旗等費用;
6.黨費財務管理中發生的購買支票、轉賬手續費等相關費用;
上述項目開支標準,參照財政部有關規定執行,上級黨組織要指導基層黨委在留存黨費中向黨支部劃撥一定額度,主要用于訂閱黨報黨刊、開展支部活動等。
(三)黨費使用應注意
使用黨費要向有困難的基層黨組織傾斜;
使用和下撥黨費,必須集體討論決定,不得個人或者少數人說了算;
請求下撥黨費的請示,應當向上一級黨組織提出,不得越級申請;
上級黨組織下撥的黨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二、尚未入黨的同志可否聽黨課?
(一)什么是黨課?
黨課是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而開的課。
黨的各級組織通過黨課定期向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黨性、黨紀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
黨課是每一名共產黨員的必修課,是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
(二)黨員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黨課教育法。講授黨課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必須認真準備,做到觀點正確,同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一致。
民主討論法。民主討論法有學習討論會、理論討論會、生活討論會、工作討論會等形式。開展民主討論,一般要注意兩個環節:一是精心準備;二是開展討論。
典型教育法。以典型人物和事例說明理論觀點,使黨員獲得正確認知。樹好、講好、學好先進典型,注意與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思想教育和實際工作相結合。
集中輪訓法。集中一段時間,通過辦班的形式學習特定內容的學習方法。要注意三個環節:一是主題明確;二是配好師資;三是搞好檢查。集中培訓結束時,黨組織應組織黨員寫思想小結,或組織考試,也可以召開學習匯報交流會。
信息化教育法。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對黨員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新型形式主要通過網上論壇、QQ群、博客、播客、微博、微信、微信群、微信公眾平臺等進行交流互動。互動后,可通過出思考題組織黨員討論的形式,消化吸收視聽和交流互動的主要內容。
社會實踐法。就是把教育內容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一要明確指導思想;二要注重實踐鍛煉。
(三)沒有擔任黨內職務的黨員可不可以講黨課?
黨課一般應由黨組織負責人講,特別提倡黨組織書記講黨課。
根據黨課教育的需要,有時也可以請黨員就某一方面的內容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比如,請老黨員談談黨的優良傳統;請優秀黨員介紹如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請學習較好的黨員談談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等等。
(四)預備黨員可不可以講黨課?
預備黨員正處在黨組織考察教育階段,加之參加黨的組織的時間比較短,大多對黨的基本知識掌握還不夠多。所以,一般不安排預備黨員講黨課。如預備黨員在某些方面的學習較好,可安排在黨支部或黨小組學習討論會上作中心發言 。
(五) 尚未入黨的同志可否聽黨課?
聽黨課的主要對象是黨員,也可以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對于雖然沒有申請入黨,但政治思想、工作和學習等方面都表現很好的同志,經過基層黨組織同意,也可以根據黨課內容有選擇地吸收一些這樣的同志聽黨課。同時,還可以吸收共青團員聽黨課。
知誠會黨建:“黨建帶會建,會建促黨建,模式創新,融合發展”
關于我們:
知誠會黨支部于2016年成立,知誠會作為北京市商業服務業行業協會第二聯合黨委的書記單位,開發運維社會組織“領航”黨建,社區“宜和”黨建平臺;探索非公有制經濟黨建“256+互聯網”、黨建工作指導員“11246”和社會組織黨建“2+3+N”工作法。榮獲北京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示范單位、北京市社會領域先進基層黨組織、綜合黨委系統黨建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