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飛豹:2020之疫或將迎來一場變革
- 2020年02月12日 來源:北國網
提要:2020年初的冠狀肺炎席卷全國、驚擾全球,其影響之規模和影響之深度已經決定了它不僅僅是一場衛生公共事件這么簡單。作為一名企業家湖南安邦制藥董事長陳飛豹認為,企業與社會正在通過社會責任這一紐帶實現有效互動,企業的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發展,社會也會褒獎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2020年初的冠狀肺炎席卷全國、驚擾全球,其影響之規模和影響之深度已經決定了它不僅僅是一場衛生公共事件這么簡單。作為一名企業家湖南安邦制藥董事長陳飛豹認為,企業與社會正在通過社會責任這一紐帶實現有效互動,企業的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發展,社會也會褒獎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在疫情發展的每一個過程都能看到民營企業的身影以及各級工商聯的表現。民營企業家,不論大小,舍家抒國、獻計獻策,并且主動承擔起了自己企業員工的各項穩定和保障工作。陳飛豹認為,本次疫情空前地激發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應該抓住這一契機,推動社會治理機制的創新發展。
陳飛豹表示,當前的社會已經進入產業社會,它有別于過去的家庭社會,企業已經成為產業社會的主體。應該看到,企業在改變社會形態的過程中也在改變自身的性質。不能再用“經濟機構”來定義企業了,這樣是把企業和社會對立,也會讓企業有理由逃避社會責任。企業已經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門之一,它的行為一定會影響社會的運行,如果它的行為沒有社會責任感就會破壞社會的發展,如果它的行為以社會責任的落實為始終就會促進社會的發展。企業與社會正在通過社會責任這一紐帶實現有效互動,企業的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發展,社會也會褒獎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對于企業而言,企業要認識到企業的基業長青,科技創新和管理升級很重要,但是這是“術”,而通過為社會解決問題而獲得社會支持才是“道”。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融入大海的懷抱。安邦制藥十年前立下宏愿:把別人還給別人,把企業還給社會。我們認為,一個員工加入了一個企業,不管他自己怎么想,企業要明白企業從此接受了一個生命的托付,他的生存發展都和企業息息相關。
十年來,安邦制藥開創了“融合用工”模式,安邦制藥的員工有三分之一是殘疾人,安邦制藥的實踐被寫成一部殘疾人經濟學著作。銀黃清肺膠囊以藥的身份完成巴基斯坦臨床注冊被國家科技大會贊譽為“中醫藥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成功典范”。
陳飛豹說:“企業與員工不要有雇傭的思想,他們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要有被托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每個人成長、進步和幸福。企業是社會的一個細胞,他的行為對社會產生著真實的影響,所以企業天然承擔了社會責任。”
本次疫情陳飛豹親自跑了長沙、岳陽、瀏陽、常德、邵陽。把捐贈物資送到疫區手里。他表示,疫情需要大家躲一躲,可是有的人躲不了,比如我們這些醫藥人,大家都是在為這個國家和社會分擔困難。
安邦制藥在2016年就把自己定位為“社會企業”,陳飛豹認為,社會企業是產業社會發展的趨勢。我們相信社會對企業的認同不再比規模,而在比社會責任,比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