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澤之履”大可藝術巡回展在福建詔安開展
- 2020年01月07日 來源: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1月3日,天澤之履-大可藝術巡回展第十站在福建詔安耀初美術館開幕,來自海內外近兩百名嘉賓出席開幕式,同期舉辦《大可草篆·誕生記》、《大可奇壺·誕生記》、《一日一詩書·丁酉卷》首發式。
“天澤之履”大可藝術巡回展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嘉賓云集,原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福建省計生協會名譽會長黃賢模,中新社福建分社副社長羅欽文,福建省書協副主席吳乃光,原福建省工信委副主任、福建省國防科工委主任謝超雄,原泉州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原泉州軍分區司令沈耀欽,原福建省高速集團董事長吳庭鏘,原福建省紀委駐省僑辦副廳級監察專員涂建坤,原福建省交通學院院長、博導沈斐敏,原福建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黃家驊,原泉州市人民政府第四辦公室主任劉金海,平和縣委副書記李瑞林,詔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曾小玲,詔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蔡溪根,詔安廣大書畫家、書畫愛好者,詔安在榕鄉親經濟文化促進會、福州市詔安商會的嘉賓和縣委宣傳部、文旅局、教育局、文聯、縣圖書館、詔安一中圖書館、一中、職校等單位的同志。
原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福建省計生協會名譽會長黃賢模宣布展覽開幕。
本次展覽共展出199件大可先生這些年來潛心創作的藝術精品,作品品類之盛,藝術造詣之高,讓人嘆為觀止,驚嘆于大可先生的創造力和爆發力;驚嘆于作品因承傳統又巧奪天工的創造力。
歷時十年,輾轉十地。從2008年6月6日浙江省金華市舉辦“第一站”以來,大可藝術巡回展行程數萬里,國內外矚目。巡展“第十站”之際,恰至大可的家鄉、素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美譽的詔安縣舉辦,寓意深遠。“十”代表十全十美、融通圓滿。《易經》第十卦系“履卦”,亦叫“天澤履”,是吉卦。是為此次展覽主題定為“天澤之履”。履,禮也,也有步履之意。大可先生從藝有年,腳踏實地,專注傳統藝術文化內涵的探索與實踐。一路走來,積累了豐富的藝術作品:傳統書法、大可奇書、大可奇壺、大可奇盞、壽山石書刻、陶瓷書刻、玉石書刻、陶瓷書畫、中國印、中國畫等,共計十個藝術門類。這些作品皆因大可先生對“線條”的摯愛而存世。
福建省書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吳乃光致辭。
大可,原名張鎮順,筆名張正,號奇書齋、奇壺堂等。1975年生于中國書畫藝術之鄉詔安。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書協刻字研究會理事、中國奇壺·書刻創始人、漢字第六體·奇書創始人、中國壽山石·書刻創始人,集書法、篆刻、繪畫、詩詞等于一身。其書法作品榮獲“蘭亭杯”全國大學生書法大獎賽“蘭亭獎”(特等獎)、全國楹聯展金獎(第一名)、首屆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最高獎、入展第八屆全國展、第二屆全國“行草展”、“小欖杯”全國書法大展、第二屆“流行書風”展、第十一回國際刻字藝術展等;其論文入選首屆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優秀論文集、第四屆全國正書展-正書論壇等三十余個權威性全國獎項。
大可堅定創作實踐,又著重理論研究,尤其對草篆、紫砂文化、詩詞等等的研究已形成自己的體系。先后在《書法導報》、《書法報》、《書法》、《書與畫》等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章30萬字;應邀為《海峽西岸》雜志開辟“大可壺語”專欄寫《紫砂的細節》;為《文化生活報》開辟“奇壺”專欄寫《廿四節氣奇壺》知識;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大可草篆·誕生記》、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大可奇壺·誕生記》、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一日一詩書?丁酉卷》等專著,以及由中國郵政出版發行了《大可藝術系列之書法專輯》、《中國奇壺書刻創始人——大可》、《大可壽山石書刻專輯》、《大可書刻奇壺專輯》等系列郵票。大可先生的藝術實踐和創新領域被新華社、中新社、中央電視臺4套國際頻道及10套、福建電視臺、東南衛視、海峽衛視、《書法》、《書法導報》、《書法報》、《中國書
畫報》等上百家媒體廣泛關注,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和認可。
福建省詔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蔡溪根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來文對大可藝術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大可的紫砂壺雕藝已雛具自已的藝術思考,具個人藝術面貌。而這門獨具匠心的技藝,實為他長年來藝術修養積累漸悟而成,也是一次藝術的頓悟而得,是一回融合,一回跨界,當然更是一次升級版轉型。此舉讓大可目前的紫砂壺雕刻藝術如俠客之劍,橫空而出,受人關注。”
著名藝術家大可致辭并介紹創作心得。
大可自幼酷愛書法,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也是一個以書法為生的人。大可作篆刻,也作書刻(俗稱現代刻字藝術),篆刻與書刻的內容都以篆書為主。值得一提的是,大可把這種現代書刻的方式表現在壽山石上,便是首創——于是有了“壽山石書刻創始人”的雅號;接著又把這種書刻的方式表現在紫砂壺上,也是首創——又產生了“中國奇壺書刻創始人”。在偶然與必然的因緣際遇間,與紫砂壺工藝相遇時,似乎如鐵遇到了磁,粘合了,默契了,無縫銜接了,無意間碰撞出更閃亮的藝術花朵——紫砂壺雕藝。這是大可人生的緣,藝術的份,也許也是他的藝術歸宿。
著名藝術家大可向觀展嘉賓介紹作品創作。
著名學者孫紹振教授表示,大可在這個時代可能是有思想的,不是一般的思想,而是自己的思想,他把思想不僅能化為詩,同時又能化為書法。他的字,是他詩意的外化。書法家們都講究法度,講究來歷,來自碑者,來自帖者,一筆一畫各有其師從。也許他看來,拘泥于來歷,忘了詩,精于法度者,章、草、篆,各有家規。大可不甘為成規所囚,乃又草又篆中求得自己的獨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