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當前位置:北方企業新聞網> 證券?股市>正文內容
  • IPO“嚴”字當頭:年內已有55家撤回申請 監管2個月內開出33張罰單
  • 2024年03月02日 來源:澎湃新聞

提要: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已經有55家企業IPO終止,監管執法力度同步加大,2024年開年以來,不僅證券機構迎來嚴監管,出具33份相關罰單,證監會還查辦首例(未獲注冊前)欺詐發行案件。

2024年開年審查“嚴”字當頭,IPO申請頻現撤否(含撤回、被否、注冊終止,下同)。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已經有55家企業IPO終止,監管執法力度同步加大,2024年開年以來,不僅證券機構迎來嚴監管,出具33份相關罰單,證監會還查辦首例(未獲注冊前)欺詐發行案件。

此外,隨著IPO全鏈條收緊,行業受限的企業,紛紛轉道北交所、港交所尋求上市機會。

今年已有55家企業IPO終止

2月最后一日,3家IPO企業同步撤單。

2月29日,深交所官網顯示,山東華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菱電子”)創業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原因系公司及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相關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的發行上市審核。與此同時,擬申請北交所上市的安徽商信政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恒豐特導股份有限公司也選擇主動撤回。

隨著3家企業的撤單,今年已經有55家企業IPO終止。澎湃新聞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1月共有35家企業IPO終止,去年1月(正值春節假期)共有25家IPO終止;2月共有20家企業IPO終止,去年同期水平為22家。

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共有55家企業IPO終止,相較于去年同期的47家企業IPO終止數量略有升高。不過,1月及2月單月撤否情況并未超過2023年高峰數值。2023年的3月與12月,共有37家、50家企業撤否。

實際上,澎湃新聞注意到,2022年開始,IPO撤否情況量持續走高,共有257家企業IPO終止。2023年,市場震蕩之下,IPO全鏈條收緊,撤否情況更為突出,全年高達262家企業IPO終止,撤否數量也創下近十年以來最大撤回潮。

監管2個月內開出33張罰單

2023年年初,全面注冊制落地后,雖然發行上市條件更加多元包容,但審核把關和法治約束也更加嚴格。尤其是2024年以來,不僅證券機構迎來嚴監管,證監會還查辦首例(未獲注冊前)欺詐發行案件。

根據澎湃新聞統計,2024年以來,就IPO發行保薦業務,證監會及三大交易所合計對券商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開出33張罰單。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在2024年開年首周開出了19份罰單,涉及廣州芯德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遼寧垠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芯天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華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IPO項目,且多數被抽中現場檢查或者現場督導后撤回。

此外,2月9日,證監會通報了上海思爾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思爾芯”)申請科創板首發上市過程中欺詐發行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其中,思爾芯被處以400萬元罰款,時任高管被處以100萬元-300萬元不等的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該案系新《證券法》實施以來,發行人在提交申報材料后、未獲注冊前,證監會查辦的首例欺詐發行案件。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對IPO審核從嚴進行表態。

1月19日,證監會舉行新聞發布會,綜合業務司主要負責人周小舟表示,要堅持“申報即擔責”,嚴懲“帶病闖關”“一查就撤”。

1月25日至26日,證監會召開2024年系統工作會議。會議指出,要壓實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堅持“申報即擔責”,對“帶病闖關”的,嚴肅核查、嚴厲懲治。

2月4日,證監會官網刊發《證監會依法從嚴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信息披露違法行為》一文,強調貫徹“申報即擔責”理念,“一查就撤”休想“一走了之”。

2月23日,證監會首席風險官、發行司司長嚴伯進在新聞發布會上進一步表態。他表示,證監會系統堅持以投資者為本,從嚴審核擬上市企業,對違法違規、侵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嚴懲不貸,用監管的威懾力讓企業不敢“帶病闖關”,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在發行上市監管工作中,我們正在持續加強全鏈條把關,嚴審重罰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我們也將大幅提高擬上市企業現場檢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回應投資者的關切?!眹啦M稱。

多家企業改道北交所、港股

除了帶病闖關導致IPO撤否外,部分企業因為行業受限不在鼓勵上市范圍內以及其他原因而撤回。其中,澎湃新聞通過大智慧VIP及Wind數據梳理發現,2023年,共有40家“衣食住行”、38家醫藥企業IPO密集折戟在2023年。

澎湃新聞注意到,這些受限企業,將IPO的目光轉向北交所、港交所。

2024年2月1日,滬市主板IPO失利的老娘舅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老娘舅”,874418.NQ)在新三板正式掛牌,隨后向證監局報送了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同樣在2月,江蘇特味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大連海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五峰赤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愛得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祺龍海洋石油鋼管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北交所直聯審核。

有投資機構人士向澎湃新聞坦言,他們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密切關注北交所,甚至與券商的保薦業務部門合作,引導企業在北交所上市。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我們會把早期基金投資的項目推動上北交所,單筆投資規模在一兩千萬的項目,很容易在北交所退出來?!?/p>

無錫新尚資本的投資人也向澎湃新聞說道,北交所對體量較小的公司相對友好,他們優先推動幾十億元估值的公司在北交所上市。

“出于上市的壓力,很多企業家還是會選擇便利的通道去走。我們投了一些企業也在往北交所報,目前北交所流動性也挺不錯。”另一位業內人士也向澎湃新聞表示,“他們鼓勵企業能上盡快上,不過核心還是看企業本身的發展情況?!?/p>

天啟資本董事長王靜遠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其他板塊上市大門虛掩的情況下,要抓住北交所機遇。至于有人士擔心估值和流動性,他認為:“資本市場的活躍度取決于資產的質量,北交所在優質資產足夠多的情況下,流動性不會差。”

除北交所外,港交所也是行業受限的企業上市目標地之一。2022年,曾謀求在A股主板上市的新茶飲龍頭——蜜雪冰城,在全面注冊制落地后并未實現平移。2024年1月,蜜雪冰城也正式向港股遞交了招股書。此外,北京華昊中天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派格生物醫藥(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均在2023年折戟科創板,如今已有兩家企業在今年選擇轉戰港交所。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新聞排行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99re5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H片在线播放|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gz久久久| 国产福利专区精品视频|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9热视频这里只精品18| 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欧美精品大香伊蕉在人线|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