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家難尋?中郵消金股權轉讓遭延期 入局需直面“挑戰”
- 2021年11月29日 來源:中國網財經
提要:記者在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注意到, 11月23日掛牌期滿后,由海印股份提交的轉讓中郵消金1.1667%項目并沒有如期成交。此掛牌轉讓已自動延期5個工作日。
備受關注中郵消金的股權轉讓,遭遇了流拍。
記者在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注意到, 11月23日掛牌期滿后,由海印股份提交的轉讓中郵消金1.1667%項目并沒有如期成交。此掛牌轉讓已自動延期5個工作日。
作為被拍賣的當事方,中郵消金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據了解有幾家公司是有意向的,至于結果為何無人投標,則不太清楚。
而截至記者發稿前,延期后的此次股權轉讓距離到期僅剩1天時間,仍然無人響應。這也就意味著,中郵消金股權或將迎來二次延期。
無人投標、掛牌延期
今年6月15日,海印股份發布公告稱將所持中郵消費金融公司股權,以不低于4475.46萬元的價格掛牌轉讓。但記者留意到,海印股份在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掛牌的起始價為1.05億元,比公告中提到的起始價高出近1倍。
“股東急于兌現,而掛牌價格并不低,受讓方看不到足夠的利潤空間。”一位不愿署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如此評價。
對于此次轉讓,海印股份此前給出的理由是“優化公司資產結構,集中優勢發展主業”。數據顯示,2020年,海印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13.02億元,同比下降46.56%;實現歸母凈利潤3187.86萬元,同比下降77.13%
而中郵消金則對媒體回應稱,該股東為財務投資者,不會對該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產生影響。天眼查顯示,中郵消金成立于2015年11月,是消費金融牌照放開后的第二批入局者之一,注冊資本30億。其第一大股東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持股比例70.5%,第二大股東星展銀行持股15%,其余五位股東分別為廣東三正集團、渤海國際信托、廣州廣百股份、拉卡拉和海印集團,持股比例都在5%以下。海印股份持1.1667%排在末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轉讓中項目原股東并未放棄優先購買權。掛牌信息顯示,如果公開征集僅產生一家合格意向受讓方,且該合格意向受讓方為標的企業原股東的,按掛牌價與其報價孰高原則直接簽約。如果經公開征集產生一家(含)以上非原股東合格意向受讓方的,項目進入網絡競價,價高者得。
然而項目掛牌5個月,依然未能找到合格意向受讓方。海印股份下一步是否會變更拍賣條件或者降價轉讓?記者就此多次撥打海印股份官網電話,卻被告知所撥打電話為空號。
資本慎重“落子”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向記者表示,嚴監管背景下接盤消費金融的股權,還是有壓力的。在他看來,此次轉讓延期最主要的還是行業大環境因素。
張毅還認為,當前消費金融公司在與商業銀行和互聯網公司在競爭中也沒有明顯優勢,所以從業務的推進、社會的口碑,以及可能遇到的政策風險來看,都是存在不確定性的。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也表示,隨著消費金融發展進入新階段,各家機構的獲客成本、資金成本整體呈上升趨勢,確實行業利潤空間不如以前。
監管從嚴、利潤空間下行的大趨勢下,各路資本開始慎重“落子”。今年7月20日,四川錦程消金價值3.55%股權被拍賣,原持有方浩澤凈水遭清盤。此次起拍價與最終成交價均相當于市場價的“九折”。
壹零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則認為,此次中郵消金的交易延期,也可能與轉讓方股份比例較低有關,參與方只能作為財務投資者進入。
根據交易規則,此次股權轉讓如不變更掛牌條件,可按照5個工作日為一個周期延長,最多延長46個周期。
入局者需直面“挑戰”
“常規情況下受讓方會對股權標的多有考量,既有宏觀層面,也有微觀層面,包括公司治理、資產質量、業務合規經營等,從而綜合做出相應決策。”一位投并購資深人士告訴記者稱。
根據海印股份發布的公告信息,2020年全年,中郵消金營收48.63億元,凈利潤為4.02億元。2021年前4月,中郵消金實現營收16.33億元,凈利潤為5.72億元。
無可回避的是,近年來中郵消金業績快速上升的同時,風險問題也在加速暴露。對于欲入局者來說,這也是需要直面的“挑戰”。
天眼查顯示,中郵消金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的法律訴訟2020年有19019件,2021年(截至11月25日)有109851件。記者還留意到,中郵消費金融近期曾進行招標擴充催收力量。今年7月,其對外發布的2021年委外催收服務項目招標公告,項目總預算為5億元。
但無可否認的是,上述都一定層面上反映了機構的風控水平,包括信貸審核的不夠嚴格、貸后管理能力較弱等。郵儲銀行在去年財報中表示,中郵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總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降,但未披露具體的數據。
今年9月24日,廣東銀保監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因貸后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50萬元。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中郵消金的產品與服務也存在諸多不滿,有關中郵消金的投訴不在少數。截止目前,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中郵消金的投訴量高達4110條,其中以利息高,暴力催收,亂上征信居多。
未來,中郵消金將如何做好催收管理,如何提高風控能力?記者就此采訪中郵消金,截至發稿仍未得到回復。而截至發稿,延期后的此次股權轉讓距離到期僅剩1天時間,仍然無人響應,后續進展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