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軌、云巴頻現各地的背后
- 2022年10月21日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方彬楠 冉黎黎
提要:目前大多數自動駕駛巴士都還尚處試運行階段。對此,葉堂林表示,這是因為當前的自動駕駛技術仍有待提升。“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對于環境的要求是很高的,且相應的感應技術也尚未成熟,還面臨著一些非常現實的問題。”葉堂林表示,“總體而言,自動駕駛車輛要實現整體上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除了公交、地鐵這些常見的交通方式之外,你還知道哪些交通方式?10月20日,“西安即將誕生的全新的交通方式”登上微博熱搜。微博內容顯示,西安正在建設智軌、云巴、自動駕駛巴士等全新的交通方式。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除了西安以外,廣州、哈爾濱、重慶、天津等地也在規劃建設新的交通方式。這些新交通方式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專家分析稱,新交通方式具有投資相對較低、建設快、運行智能化程度高的特點,而且在專用路權之下載客量適中、行駛安全、車速較快,通常是基于軌道交通之外的輔助性、補充性或園區新性的交通需求而鋪設,未來,將有助于解決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并提高市民職住通勤效率。
西安交通方式上新
隨著城市的發展,現有的交通方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需求,于是,各類新的交通方式將在西安順勢誕生。
智軌便是其中之一。什么是智軌?據了解,智軌就是外形酷似有軌電車的列車,同樣用電作動力,但沒有實體軌道,智軌道路主要沿既有快速路,在主干路路中走行,采用專用路權道路交通運營模式,最大載客量達到300-500人,最高行駛速度70公里/小時。
近日在西安上新的西咸新區智軌的昆明池智軌,長11.9公里,總體呈U形,設站9座,目前,車站等基礎設施已完工,車輛也已經亮相,預計不久將會正式開通。
除了智軌以外,云巴也是即將在西安上線的一種全新的交通運輸方式。它屬于小體量運輸系統,車身經巧、造價較低,高新云巴是西安首條采用云巴模式建設的軌道交通系統,全程17.2公里,共設站18座,均為高架線。
據悉,高新云巴列車最多截客200人左右,最快時速可達到80公里,未來也將成為高新區第一條集交通、觀光等為一身的軌道交通線路。
此外,灃西新城自動駕駛巴士也正在測試當中。據了解,自動駕駛系統支持多種交通標識識別,遇到前方車輛變道或障礙物時能減速避讓,實現安全、可靠的自動駕駛功能,適用于產業園區、示范路及旅游景點等場景。
“總體看來,西安上新的這幾種交通方式具有投資相對較低、建設快、運行智能化程度高的特點,而且在專用路權之下載客量適中、行駛安全、車速較快,通常是基于軌道交通之外的輔助性、補充性或園區新型的交通需求而進行鋪設的。”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相應地,這些交通方式擁有自有路權且運能較大并方便調節,未來,將更加方便社交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市民職住通勤效率。”
新科技催生新交通
事實上,各種新的交通方式在全國各地均有鋪設。
在智軌方面,全球第一條智軌商業運營線路宜賓智軌T1線便自2019年運營至今。據悉,該線路已安全運輸乘客超千萬人,高峰期的發車頻次是7.5分鐘一班,平峰期發車頻次為10分鐘一班。2019年,智軌列車也在哈爾濱進行了免費試跑。
鏡頭轉至北京。2020年12月31日,智軌北京亦莊T1線開通試運營。該線正線全長13.25公里,共設置車站15座,貫穿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各大產業基地和重要功能區,在榮昌東街站可與地鐵亦莊線換乘,極大方便了經開區和通州臺湖等地市民的出行。
被稱作“空中公交”的云巴也于近兩年開始了大面積鋪設。據悉,重慶于2021年開通運營了壁山云巴示范線,與地鐵站、高鐵站接駁,全長15公里。據北方網消息,天津市武清區也在規劃建設云巴項目,與京津城際鐵路進行無縫對接,初步設計時速不低于70公里。日前,長沙大王山云巴項目也已正式啟動試運行,并正在力爭2022年底實現載客運營。
此外,在山東濟南,《濟南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提到,要加快研究論證大澗溝經仲宮至柳埠云巴項目,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服務水平。而據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官網消息,今年5月27日,濟南交通運輸部門召開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政策對接會,湖南省交規院對云巴項目規劃建設情況進行了介紹。可見,濟南已經開始了云巴項目落地的前期研究工作。
而在自動駕駛巴士方面,截至目前,廣州巴士集團三分公司已開展了生物島地鐵官洲站環線(01)、生物島地鐵官洲站環線(02)、廣州塔西站環線3條自動駕駛便民線路的載客測試。
“在公交、地鐵之外,多地增設交通新方式,其主要效應便在于踐行‘公交優先’的出行理念。”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葉堂林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一方面,新的交通方式中富含各種科技元素,有助于吸引更多乘客搭乘公交;另一方面,交通方式的新增也代表著公共交通在整個交通系統中比例的提升,有助于鞏固公交在交通系統中的優先地位。”
帶來全新想象空間
為何各地爭相布局建設新交通方式?從云巴來看,資料顯示,它可以應用于超大型城市交通支線和加密線、大中城市主干線。
目前,云巴在出行接駁上應用較多,它可以解決城市地鐵、輕軌覆蓋空白的問題,打通居民軌道出行的最后幾公里。此外,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接駁、旅游景區觀光、大型活動中心內部環繞等都可以用云巴。
“在現代城市發展進程當中,確實存在著對新交通方式的需求。”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首先,解決交通擁堵等城市病需要綠色化的交通,開辟新型公共交通是未來踐行低碳環保理念的方式之一;其次,新交通方式的上線證明了我國的智能交通技術的進步,它是在逐步將從前想象中的或科幻片中的畫面落地變成現實,且新交通方式的上線也可以助力并摸索出一條與文旅產業相結合的發展路徑,這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是有所裨益的。”
具體而言,葉堂林介紹,從自動駕駛巴士來看,因為其車輛上會安設多個攝像頭和感應裝置,與路面上安設的裝置相配合,便可實現對路況的智能感知。“什么時候可以走,什么時候不能走,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可以做出非常高效的判斷,因此,交通擁堵等問題以及各類交通事故也可因此避免。”
但目前大多數自動駕駛巴士都還尚處試運行階段。對此,葉堂林表示,這是因為當前的自動駕駛技術仍有待提升。“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對于環境的要求是很高的,且相應的感應技術也尚未成熟,還面臨著一些非常現實的問題。”葉堂林表示,“總體而言,自動駕駛車輛要實現整體上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