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移動“混改”再落一子 回A上市或致“混改”提速
- 2021年09月14日 來源:中國網科技
提要:近日,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發布公告稱,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移物聯”)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員工持股審計服務采購項目中選候選人揭曉,“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中選,中標份額100%。
在官宣啟動回A進程后,貴為中國三大運營商之首的中國移動動作頻頻,其中最受關注的“混改”也迎來最新進展。
近日,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發布公告稱,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移物聯”)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員工持股審計服務采購項目中選候選人揭曉,“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中選,中標份額100%。
作為中國移動旗下定位運營物聯網的全資子公司,中移物聯也被業內視為中國移動最具獨立上市前景的企業。但隨著今年7月中移物聯旗下的芯片公司芯 科技率先獨立運營,中移物聯的獨立傳聞也漸告平息。不過,中移物聯有望作為中國移動混改試點的傳聞,卻從未斷絕。
記者注意到,在2017年中國聯通宣布啟動混改并獲取一定成效后,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也將步其后塵進行混改的傳聞便時有傳出,但在官方層面卻一直未見到正式公告。
記者就此事聯系中國移動方面進行采訪,對方表示,“這主要是中移物聯方面的行為。”在采訪中,也有其他業內人士表示,這不意味著集團層面的混改,但也算是一次明確的信號,意味著局部混改的開始。
局部混改成共識
在業內看來,與中國聯通全盤混改不同,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更可能也更合適的選擇是局部混改。
電信運營商的混改在業內并非新話題。2016年9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宣布啟動國企混改試點,鼓勵國企打破體制僵局,調動市場化資源,激發企業活力。次年8月,中國聯通正式啟動混改,接受了包括騰訊、阿里、百度、京東、滴滴等公司的入股。
中國聯通吹響的號角引發了業內對運營商混改的呼聲。由于業績增長進入平臺期,而新的增收點尚未開辟,面臨5G建設大幅預支成本的三大運營商亟須改變傳統業務和經營模式。在此背景下,混改成為嘗試突圍的出路之一。
回報很快到來。引入百度、阿里、騰訊、京東控股進行混改后,2018年中國聯通實現扭虧為盈,且主營業務收入占比下降,新增業務增長迅速,整體營收未出現滑坡而保持平穩。2019年,中國聯通再進一步,凈利潤超過46億元。
或許受此激勵,決策層面的推動隨即加快。2018年8月,國務院發布實施《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工作方案》,指示百余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余戶地方國有骨干企業(以下簡稱“雙百企業”),積極穩妥推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綜合改革。
2019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再度出臺《關于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指定中國移動、中石油、國家電網在內的10家單位作為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國資委提出,上述示范企業可以綜合運用混改、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各項國企改革政策,充分發揮改革實效。
中國移動自此拉開混改序幕,在2018年報及2019年展望中,彼時新上任的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強調,將推進改革落地,積極探索新的運營模式,并持續提升組織活力,在子公司層面深入推進“雙百行動”。
不過,在業內看來,與中國聯通全盤混改不同,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更可能也更合適的選擇是局部混改。“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營收利潤都還算可觀,并沒有到聯通那樣非整體混改不可的地方。”C114通信網主編周桂軍告訴記者,從目前觀察,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路徑都是從子公司入手,再將經驗推廣到更大層面,這種改革相對會比較穩妥。
電信分析師付亮則向記者指出,中國移動旗下具備盈利前景的子公司較多,這些企業單獨拎出去吸引外部資本的能力都會比集團更強,而且中國移動目前集團層面的架構過于龐大,整體混改的效果可能還不如讓子公司先嘗試更好。
為何是中移物聯
目前國產半導體業吸收資本的能力很強,芯 科技的獨立顯然讓資本市場更加注意到中移物聯。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工作方案》最新名單,中國移動目前入選的子公司包括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移動終端有限公司、中移在線服務有限公司三家。
加上最新的中移物聯,目前中國移動明確將推動混改的子公司已有四家。對此,周桂軍認為,這一方面表明目前中國移動的優勢賽道比較多,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移動目前很看好物聯網業務的前景。
財報顯示,2020年中國移動物聯網收入達95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1.2%。而最新的2021年中報業績顯示,截至6月30日,公司物聯網智能連接數已達到9.8億,對比個人市場移動客戶9.46億,物聯網連接數首次超過連網用戶數,在全球主流運營商中尚屬首次。
近年來,中國移動的收入主要依靠政企市場拉動,但連接一直在中國移動的政企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中國移動前董事長尚冰此前公開表示,物聯網本身收入雖然不算高,但對其他業務帶動作用明顯。在推動5G商用的背景下,作為5G應用基礎的終端連接將會是中國移動部署的重點。
周桂軍認為,今年7月中移物聯宣告旗下負責制造芯片的子公司芯 科技正式獨立,已是非常明確的信號。“目前國產半導體業吸收資本的能力很強,芯 科技的獨立顯然讓資本市場更加注意到中移物聯,這時候混改有助于吸引到更多資本。”周桂軍表示。
一位中國電信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士告訴記者,混改對國企而言不僅意味著更加市場化,更重要的是薪酬層面的改變,這意味著進行混改的子公司員工能拿到不同于集團的更高薪資,而這有助于子公司招攬到更好的人才,發展業務。該人士推測,這一點在中移物聯混改中應該也是重要目的之一。
付亮則表示,對于目前業務前景看好的子公司,中國移動都有可能“放出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擺脫舊有機制的束縛,增加市場競爭力。付亮認為,這些子公司亟須互聯網公司先進的商業模式與運營經驗,從這一層面判斷,中國移動的混改也很可能像中國聯通一樣引入互聯網公司入股。
回A或加快混改力度
中國移動登陸A股后,將會引入哪些優質戰略投資者、如何加速混改進程,仍備受業界期待。
在推進混改的過程中,正在加緊籌備的回A上市進程或加快中國移動的混改力度。
據8月18日證監會披露的中國移動招股書顯示,中國移動此次回A擬發行人民幣股份數量不超過9.65億股,擬募集資金560億元,這將超過中國電信IPO的542億元,成為近10年來A股最高IPO募資額。
在提及回A的三點目的之一時,記者注意到,楊杰就在2021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重點強調,回A將助力推進機制改革,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公開財報顯示,2018~2020年度,中國移動營業收入分別達到7368.18億元、7459.17億元、7680.7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1166.99億元、1063.25億元、1078.37億元。2021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實現營運收入4436.47億元,同比增長13.8%,歸母凈利潤為591.18億元,同比增長6%。
對此,周桂軍認為,從營收利潤狀況衡量,目前中國移動并不差錢,但是回A獲得的大量資金,對于加快混改將有較大幫助。此前亦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中國移動提議混改多年,但一直未見行動,主要在于沒有確定最終混改方案,而憑借此次回A,或許會讓中國移動混改邁出實質一步。
付亮則認為,資金對中國移動并不是最大的問題,混改重要的是帶來一套新的運營經驗和管理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國電信登陸A股,引入了包括華為、嗶哩嗶哩、東方明珠、深信服在內的20家戰略投資者。因此,亦有市場分析預計,中國移動回A與混改也有可能仿照中國電信。
據楊杰透露,由于紅籌架構,流程較復雜,預計下半年將會推進,希望今年順利完成。而中國移動登陸A股后,將會引入哪些優質戰略投資者、如何加速混改進程,仍備受業界期待。
電信運營商混改歷史
2017年8月
中國聯通啟動混改,接受了包括騰訊、阿里、百度、京東、滴滴等公司的入股。
2019年1月
中國電信旗下翼支付混改獲央行審批通過。引入前海母基金、中信建投、東興證券和中廣核資本四家戰略投資人。
2021年5月
中國電信旗下翼支付再次引入曠視科技等十一位股東。
2021年8月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公布國企改革“雙百企業”名單,電信運營商的8家公司入選,其中中國電信2家,中國聯通2家,中國移動3家,中國鐵塔1家。此外,中國信科旗下4家公司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