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票房堪比春節檔?貓眼大數據解讀國產影片逆襲關鍵點
- 2019年10月09日 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貓眼專業版發布了國慶檔(10月1日-10月7日)數據洞察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國慶檔,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達43.8億,觀影人數首次突破1億,成為實至名歸的時尚最強國慶檔。
10月8日,貓眼專業版發布了國慶檔(10月1日-10月7日)數據洞察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國慶檔,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達43.8億,觀影人數首次突破1億,成為實至名歸的時尚最強國慶檔。
報告對今年國慶檔中國電影市場票房表現進行復盤,指出觀眾觀影次數的提高,以及《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優質國產影片,共同造就今年國慶檔票房突破。
7日票房43.8億,國慶雙核成就“小春節檔”
貓眼報告顯示,今年國慶檔期間,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高達43.8億,同比上漲了129%,相當于7天達到去年10月全月票房。其中國慶檔首日標房便高達7.95億,創下國慶檔歷史單日票房紀錄。
觀影人數方面,今年國慶檔觀影總人次達歷年國慶檔之最,高達1.16億人次,僅低于2018年和2019年春節檔,成為第三個觀影人數破億的七日檔期,堪稱史上最強國慶檔。
報告顯示,2011到2015年間,國慶檔與春節檔觀影人次一度不分上下,發展進程接近。2016年,《美人魚》引爆春節檔,此后,春節檔期間上映的熱門影片培養起觀眾“春節觀影”的習慣,春節檔觀影人次發展逐步領先于國慶檔。今年國慶檔的突破,為其借鑒春節檔,實現觀影人次增長突破提供了可能性。
貓眼報告指出,除了熱門影片,拉升人均觀影數量同樣是國慶檔“創收”的重要手段。在計算國慶檔票房前二、春節檔票房前二的四大七日檔期期間,觀眾人均觀影數量后發現,人均觀影數量與七日檔期票房呈正相關性。
這意味著,只有一周的春節檔、國慶檔需要不斷調動存量觀眾多次走進影院,才能實現票房上的突破。
在保證影片整體質量和檔期熱度的前提下,充分發掘存量成為“小春節檔”誕生的關鍵。
2019年國慶檔,觀眾觀影重合度更高,其中《我和我的祖國》與《中國機長》堪稱雙核。看過《中國機長》的觀眾,有21%看過《我和我的祖國》,看過《我和我的祖國》觀眾中也有19%看過《中國隊長》。國慶雙核的高重合度,共同造就了今年的“小春節檔”。
國慶檔過后,中國電影市場今年的票房累計已經高達522.2億,距離2018年的全年票房僅差84.7億。在今年剩余的85天時間里,平均每天1億票房便可實現全年票房同比增長,因此今年有希望繼續實現600億的票房總量。
國產電影扛起票房大旗,動畫電影表現驚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國慶檔,優質國產電影繼續扛起引領其票房增長的大旗。
數據顯示,《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電影,分別獲得國慶票房冠亞季軍。數據顯示,國慶三強檔期票房占比高達96.32%。
9月30日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創造了國慶檔歷史最高單片票房記錄,連續7天單日票房破2億,上映8天獲得票房22.17億。其中觀眾二刷及多刷比例達6.5%。
《中國機長》則在10月5日至10月7日連續登頂單日標房冠軍,上映8天累計票房19.73億。《攀登者》走勢最穩健,累計收獲8.18億票房,并且還在10月5日至6日出現了票房環比逆跌的現象。
觀眾類型中,《我和我的祖國》學生觀眾占比更高,達17.3%;四線及其他城市觀眾占比更高,達30.4%。《中國機長》二線、三線城市觀眾占比更高,分別為40.2%,17.9%。《攀登者》白領觀眾占比更高,一線城市觀眾占比更高,分別達44.3%,15.2%。
令人意外的是,三部動畫電影包攬今年國慶檔票房四五六名。《雪人奇緣》7天獲得票房8560萬,《哪吒》國慶期間再獲票房1982萬,《羅小黑戰記》則獲得593萬票房的。
其中,《哪吒》和《羅小黑戰記》票房走勢呈明顯拋物線狀,分別實現連續4天和3天逆跌。國慶期間,上映超70天的《哪吒》單日票房仍超過300萬。截至目前,《哪吒》累計票房達49.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