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卷土重來”?七大基金經理火線解讀后市
- 2022年05月23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新能源板塊是今年A股市場調整幅度最明顯的板塊之一,不過4月底以來“回血”明顯。截至5月20日,4月27日以來中證新能源指數漲幅達到30.52%。
來源:中國基金報
新能源板塊是今年A股市場調整幅度最明顯的板塊之一,不過4月底以來“回血”明顯。截至5月20日,4月27日以來中證新能源指數漲幅達到30.52%。
新能源板塊近期表現強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已迎來上車時機?普通投資者該如何布局?
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多位新能源領域的優秀基金經理,包括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鄭澄然,前海開源基金執行投資總監、基金經理崔宸龍,嘉實基金成長風格投資總監姚志鵬,匯豐晉信投資總監、時代先鋒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陸彬,招商安潤基金經理任琳娜、中信保誠基金經理孫浩中、創金合信新能源汽車基金經理曹春林。
這些人士認為,新能源板塊前期大幅下跌、基本面較好、疫情好轉后復工復產等成為近期新能源板塊有所表現的原因。投資者借道基金布局新能源領域要注意這一板塊波動較大,最好通過定投布局。
多因素引發新能源反彈
中國基金報記者:新能源板塊近期強勁反彈的邏輯是什么?
鄭澄然:先分析今年以來下跌的原因。開年以來A股絕大多數板塊都經歷了一輪幅度較大的調整;新能源板塊由于過去漲得比較多,一些交易籌碼的因素,在下跌過程中首當其沖。
相應的,最近的反彈也就會相對強勁一些。細分來看,光伏板塊的反彈主要來源于扎實的基本面,一方面行業本身受內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小,海外特別是歐洲的需求依舊旺盛;另一方面是國內的產業鏈受到的沖擊也不太大,業績預期比較清晰,在壓制估值的因素得到緩解后,自然反彈力度也就更大。而電動車產業鏈的反彈,主要是源于市場對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后的修復預期,以及后續可能出臺的刺激政策。
崔宸龍:新能源車板塊由于供應鏈受到了短期的實質影響,因此在上一輪回調中幅度相對較大。目前上海疫情已經可控,復工復產快速進行,市場對于整個新能源車供應鏈的恢復具有很強信心,因此近期反彈快速修復了之前的部分下跌。
姚志鵬:首先,該板塊整體估值較低,重要龍頭公司當前估值可能都處在歷史上極低的位置,大概堪比2018年的水平。這樣的狀態下,無論任何負面消息出現,板塊繼續往下的空間都會比較有限;同時一旦有利好消息出現,板塊可能就會出現明顯上行走勢。
陸彬:我覺得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是經過前4個月的調整,尤其是 3-4月的調整以后,一些優質成長股的估值已經回到了歷史相對低位。我們即使按照相對悲觀的預期去做業績調整之后,它們的估值依然是有吸引力的。
其次,3、4月的疫情讓市場對于2022年的業績產生了比較悲觀的預期,這也導致很多公司出現了盈利和估值的雙殺。但在調研后我們發現,根據很多企業和細分行業的反饋,疫情的影響可能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這么極限。
任琳娜:我們認為,“優質供給推動滲透率提升”的長期成長邏輯并未受到破壞,前期的下跌過程中部分優質企業的長期價值反而更為顯著。
樂觀看待本輪新能源反彈
對后市不悲觀
中國基金報記者:在您看來,新能源板塊這輪反彈持續性如何?您如何看待后市行情?同時需要警惕哪些風險?
鄭澄然:我個人還是樂觀看好新能源的這一輪反彈,實際上新能源的發展還處在爆發式增長的階段,后續在某個時點都會呈現出這種爆發式的增長,從而帶動全球范圍內持續較高的增速。
如果交易籌碼和估值方面的因素得到緩解,基本面持續強勁,新能源板塊好公司的后市行情就值得期待。最大的風險也許是來源于國家之間的貿易政策等因素。
崔宸龍:沒有其他突發性的利空因素影響下,我們預計反彈的持續性會較好。風險方面考慮美聯儲在高通脹壓力下,下半年的加息進度是否會超預期的加速。如果加速,則全球權益市場還會面臨較大的短期壓力。
任琳娜:長期來看從“經濟性”、“產品力”、“能源安全”三個維度新能源大板塊都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短期來看,持續性包括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時間我們不做判斷,空間上取決于基本面(增速、盈利質量等)和估值的匹配度。
孫浩中:站在當前時點,我個人對未來并不悲觀,經歷了4月底的調整之后,在新能源車這個方向上,比如鋰資源基本跌到了五倍PE左右,然后中游一些格局不太好的公司已經跌到了對應今年20倍以內,格局好一點的公司也已經跌到了30倍以內,這個在歷史上都還是一個相對比較低的估值水平。
曹春林:如果疫情能較好控制的話,4月份以來的產能損失大部分是能補回來的,因為今年新能源板塊的供給瓶頸是鋰資源,鋰的生產受疫情影響不大;當然對新能源行業另一個重要的觀察點是需求:前期因為鋰資源上漲過多導致電池成本有較大幅度上升,新能源車售價也相應提高,又疊加了宏觀經濟不好,市場擔心需求不行,這也是板塊調整的原因之一。
但是,實際上我們觀察到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并沒受到太大影響。
看好鋰電、光伏、新能源運營商
中國基金報記者:在新能源板塊內部子板塊中,有哪些細分賽道是您比較看好的?為什么?
鄭澄然:相對來說,我更加關注光伏。就像我們常說的“彈簧理論”,即受壓彈性最好的彈簧韌性最強。一方面,硅料價格的下降有望帶來中下游制造的強勁反彈;另一方面,光伏的需求在全球來看也是多點開花的,不僅是歐洲,中國、美國、東南亞、南美等地區都對光伏能源比較看好。
而電動車的增長,相對來說更加集中在歐洲和中國兩個地區的爆發,因此在需求端的波動性和確定性還需要再觀察。如果需求邊際走弱,加之之前漲得比較多,那么電動車板塊的估值就會承受一定的壓力。
崔宸龍:在新能源大的方向上,看好三個細分賽道:鋰電、光伏和新能源運營商。其中光伏是清潔能源的生產端,它是生產端的代表技術,鋰電池則是儲能端,即應用端的代表技術。而新能源運營商,它是一個長期可穩定經營、穩定增長的行業,空間很大。我們現在還處于能源革命的初期階段,整個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而上述的三個具體方向代表了整個行業發展過程中先進科技的發展方向。
姚志鵬:整體上我們更看好新能源汽車板塊。在大邏輯層面,我們更偏向中下游企業,或者在這個時間點對下游企業比之前要更加樂觀一些。因為現在已經逐步看到下游企業確定性在明顯提升,特別是通過終端價格傳導,得到持續驗證。
陸彬:當前來看,“碳中和”是全球共識相當高的一項政策,因此我們認為整個“碳中和”板塊都具有比較長期的機會。風險來看,當前國內的政策預期已經相對穩定,目前我們更關注的還是海外風險。包括地緣政治沖突、大宗商品價格以及美聯儲加息的力度和節奏等等。
任琳娜:首選光伏。理由很簡單,基本面相對比較強。但我們建議投資者在研判光伏行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全球視角。第二、產業鏈視角。第三、對“能源安全”四個字提起重視。
孫浩中:后續的新能源投資,相對來說在新能源車這個方向上,品牌整車,電池以及一些有競爭力且格局相對較好的環節,比如像隔膜、負極等值得關注。在光伏這個方向上,相對關注一體化組建、逆變器、膠膜等。
曹春林:鋰資源大幅上漲,影響了各細分領域的利潤分配,所以短期來看礦資源多的鋰礦股會表現較好,而電池制造環節會受到一定的壓力;中長期來看,我們還是很看好在全球都處于龍頭地位的電池企業、電池材料企業;車企整體的競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只有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中遙遙領先的企業才有機會;電動化之后智能化正在蓬勃發展,智能化的賽道也值得重點關注。
注意新能源板塊波動大
投資者布局最好定投
中國基金報記者:對于投資者而言,布局新能源這一機遇,應該如何選擇基金?該如何操作?若持有遭遇了較明顯回撤應該如何處理?
鄭澄然:新能源板塊天然地波動性比較大,建議投資者在布局前,一是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框架和理念,看看是否和自己的認知能夠產生共鳴,是否認同他的思想;二是要對產品可能出現的凈值下跌做好心理預期,最好是能拿暫時還用不到的長錢來投資。
崔宸龍:建議投資者結合自身的經濟狀況,詳細了解不同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后,選擇認可的基金和基金經理進行投資。操作上更加建議定投。
姚志鵬:面對較大的市場回撤,投資者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入場。定投模式最大的意義可能也是在于,在市場偏底部的位置如果要自己動手買可能會“手抖”,沒有辦法下手,但通過定投就能夠在這樣一個位置“下手”。
陸彬:一方面可以選擇長期業績比較好的新能源主題基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定投等投資工具,來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投資組合相對于市場的波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