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塊巨震伴隨股價跌逾30% 天齊鋰業重啟赴港上市能否成為“強心劑”
- 2021年09月29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業績扭虧為盈、赴港上市融資,利好消息頻出之下,天齊鋰業的股價卻大幅回調。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一首《登幽州臺歌》,讓四川射洪的陳子昂引領唐詩風騷數百年。《新唐書》中,歐陽修這樣評價陳子昂之于唐詩的地位:“唐興,文章承徐庾之風,天下尚祖,子昂始變雅正”。
一千多年之后,射洪市同樣走出了一家千億級的鋰電行業龍頭。近日,這家公司宣布重啟赴港上市計劃,更讓其成為A股市場關注的焦點。
赴港上市融資利于緩解債務
9月14日,鋰電股龍頭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齊鋰業”)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審議同意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港交所信息顯示,天齊鋰業曾在2018年首次赴港上市,在通過港交所聆訊的情況下,卻因資本市場變化、鋰行業供需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其H股發行計劃被擱置。
據公告,天齊鋰業本次發行的H股股數不超過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20%,或港交所的最低發行比例要求,并授予主承銷商不超過上述發行的H股股數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天齊鋰業的融資需求主要用于債務償還、產能擴張和補充運營資本。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天齊鋰業的總資產為413.5億元,總負債為341.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2.5%,創近三年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天齊鋰業的總負債已連續三年超過300億元,同期資產負債率維持在80%左右。負債高企也讓天齊鋰業的利息費用居高不下,其中2019年、2020年的利息費用分別為10.1億元和10.4億元。
有分析稱,若能成功在港股上市,天齊鋰業負債率高企的問題或將緩解。天齊鋰業董事兼總裁夏浚誠表示,公司發行H股股票進行股權融資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降低杠桿率和財務風險,同時降低財務費用、增強盈利能力。
上次,天齊鋰業赴港上市被擱置,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鋰行業供需調整,簡言之,其實就是鋰材料價格不景氣。而這一次,所在行業的情況則大不相同了。
據上海有色網(SMM)現貨報價顯示,國內氫氧化鋰的價格從2020年10月的48000元/噸漲至今年9月底的176000元/噸,漲幅超過260%;同期碳酸鋰價格也從39750元/噸漲至179000元/噸,漲幅接近350%。
而天齊鋰業正是本輪鋰材料價格暴漲的受益者之一。
據其官網介紹,天齊鋰業是全球最大的鋰輝石礦供應商—澳大利亞泰利森的大股東,股權占比為51%。據悉,泰利森旗下的格林布什鋰輝石礦基地是全球最大的硬巖鋰礦山,其鋰礦總資源量折合碳酸鋰當量為878萬噸。目前,該礦山的鋰精礦產能為134萬噸/年,折合碳酸鋰當量為18萬噸。
此外,天齊鋰業還擁有亞洲最大的鋰輝石礦區西礦段—四川雅江措拉鋰輝石礦的開采權,該礦段的鋰資源折合碳酸鋰當量為63萬噸。
以這兩個鋰輝石礦山上游資源為依托,天齊鋰業主要生產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以及金屬鋰等產品,向新能源汽車等下游廠家供貨。
尤其是得益于鋰價高企和占據行業上游的產業鏈優勢,天齊鋰業前兩年承壓的業績在今年上半年也終于扭虧為盈。
據半年報,2021年上半年,天齊鋰業的營業總收入為23.5億元,較2020年上半年的18.8億元增加了25%;歸母凈利潤為0.86億元,而去年同期卻是-6.97億元。此外,該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凈額為7.5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8億元也大幅增加。
該公司未來成長性究竟如何?國泰君安研報認為,受鋰輝石原料短缺的影響,目前鋰材料的供需仍然緊張,導致鋰鹽、碳酸鋰、氫氧化鋰等產品的價格居高不下,而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對天齊鋰業的后續業績會有積極影響。
板塊巨震與股價回落
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業績扭虧為盈、赴港上市融資,利好消息頻出之下,天齊鋰業的股價卻大幅回調。
Wind數據顯示,天齊鋰業于2010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發行價格30元,并在今年8月底創下143.17元的歷史新高。不過,赴港上市的消息卻未能提振該公司股價。截至9月28日收盤,天齊鋰業報收94.95元,較最高點下跌約34%。
但另一方面,天齊鋰業股價的沖高回落,也與其所處的板塊整體回調有關。截至9月27日收盤,天齊鋰業所在的稀有金屬板塊指數為20834,較今年8月底的歷史最高點28734下跌接近25%。
截至9月27日,另一只鋰電龍頭股的贛鋒鋰業報收163元,較224.4元的最高價回調超過27%。同期,盛新鋰業、西藏珠峰、北方稀土等鋰電概念股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調。
有分析認為,天齊鋰業及其所在板塊進入9月后持續下跌,除了受板塊輪動影響資金流出外,還與高估值導致股價回調有關。
今年以來,稀有金屬板塊指數上漲超過150%,目前回調只有25%左右,未來還存在可能繼續下跌的風險。另有消息稱,監管部門近期對部分風格發生偏離的基金產品進行了關注,這也可能導致此前被爆炒的鋰電、光伏、儲能等新能源板塊面臨短期回調的壓力。
不過,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漸提高的情況下,各家機構對鋰電產業的中長期的發展前景還是持樂觀態度。
東北證券就表示,“預計未來三年鋰行業供需持續趨緊,鋰價中樞有望持續上行,而上游資源端或成為最緊缺、議價能力最強的環節之一,未來坐擁優質資源的企業有望充分受益。”
此番,天齊鋰業重啟赴港上市計劃,能否成為又一家”A+H”類鋰電上市公司并進一步推高公司估值呢?投資者可持續關注。截至9月27日收盤,天齊鋰業的A股市值為1420億元;贛鋒鋰業為2340億元,同期H股市值為19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