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鈺礦業牽手中科院超導勘探“黑科技”
- 2019年06月28日 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證實,華鈺礦業日前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醞釀成立一家風險勘探公司,向擁有礦權的合作方提供勘探服務或者進行風險勘探合作。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證實,華鈺礦業日前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醞釀成立一家風險勘探公司,向擁有礦權的合作方提供勘探服務或者進行風險勘探合作。雙方約定,所聯合成立的風險探礦公司的合作內容為SQUID瞬變電磁(TEM)技術在資源勘探領域應用。
低溫SQUID技術是迄今為止靈敏度最高的磁傳感器,可以測量地磁場五十一分之一的極微弱磁場。基于低溫SQUID構建鉛鋅、鋰礦、金礦等金屬礦的勘查與詳查,而且還可以應用在稀土、石墨礦等金屬礦的勘查與詳查。
有業內專家介紹,超導探礦技術是應用基于低溫超導的地面和航空超導勘探裝備對礦產進行勘探的一項技術,該技術在南非、歐洲和加拿大等地區已經開展了找礦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具體來看,超導探礦技術的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探測深度大,與傳統技術500米的深度相比,薪技術最大深度可達1500到2000米以上。
其次,探測精度高。低溫SQUID技術直接測量磁場,響應速度快,在從淺到深的全部區域保持良好的探測精準度。
第三,探測效率高。低溫SQUID技術集成于無人機等航空平臺,構建航控勘探裝備,可以實現礦區的快速掃描,為相關方提供第一手快速資料。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是中科院從事信息、通信、材料等領域技術研發和蟾皮你應用的高技術研究所,多年來對超導物探技術研究和相關技術應用,具備超導物探技術裝備研發整體鏈條。由于早在2005年就開展了超導技術研究,相關技術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此前華鈺礦業就已經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有縮合作,因此,本輪最新合作,可以視為此前合作的進一步深化。
華鈺礦業在全球多地擁有探礦權。以塔吉克斯坦為例,目前該項目已經處于建設期,按照計劃,2019年年底投產,主要產品為黃金、銻,其中銻屬于國家級戰略稀有金屬,未來公司將在銻的價格上具有很強的話語權。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技術的助力往往會對礦業公司增儲帶來正面影響。“從此前礦業案例來看,新技術應用曾給相關公司承包礦區在勘探石墨烯、稀土、鋰礦方面帶來‘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