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茶看顏值?有梗壽眉值得品
- 2021年08月29日 來源:北方企業(yè)新聞網(wǎng)
提要:“你們家的茶葉里怎么有這么多茶梗?是不是以次充好了?” “這茶梗可太影響茶葉的品相了。”不少茶友在拿到新采購的茶葉時,都會下意識地嫌棄茶梗,認為茶梗多的茶葉就是劣質(zhì)的。單憑茶梗來判斷茶葉的品質(zhì)好壞與否,這是“以貌取茶”,實在是太武斷了。
“你們家的茶葉里怎么有這么多茶梗?是不是以次充好了?”??“這茶梗可太影響茶葉的品相了。”不少茶友在拿到新采購的茶葉時,都會下意識地嫌棄茶梗,認為茶梗多的茶葉就是劣質(zhì)的。單憑茶梗來判斷茶葉的品質(zhì)好壞與否,這是“以貌取茶”,實在是太武斷了。
眾所周知,福鼎白茶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而說起壽眉,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看不上。這種因外貌而受到的“歧視”也不是一兩天的事兒了。說到底就是是壽眉外觀比較粗糙,除了枯瘦的模樣,還帶了不少的茶梗。而茶梗多就老是讓人產(chǎn)生這是一種劣質(zhì)茶的偏差。更有甚者,會在喝茶的時候,把較為粗大的茶梗挑出來。說來也可笑,要真問起這些茶友們是覺得茶梗不好喝,所以才如此的么?他們也是一知半解,“人家都說,帶梗茶是劣質(zhì)茶,喝了不好。”想來也不過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罷了。
這種誤解,皆是源于茶友們對白茶知識不甚了解,就亂下判斷造成的。其實,與他們想的恰恰相反,茶梗的存在對茶湯的口感可是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而作為資深一些的茶友,自然會懂得享受茶梗的滋味。
首先,茶梗中含有相當數(shù)量的香氣物質(zhì),茶葉香氣由第一葉至第三葉逐漸下降,而茶梗的香氣最高。茶葉香氣物質(zhì)主要在茶梗和嫩葉的主脈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葉。
其次,莖梗中的維管束是養(yǎng)分和香氣的主要輸導(dǎo)組織,所含物質(zhì)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葉在加工過程中,香氣從梗中隨水分蒸發(fā)轉(zhuǎn)移到葉中。
最后,要有適當?shù)牟韫2拍苤瞥鱿愀呶稘獾牟枞~,而茶梗的長度則根據(jù)茶類品種和花色不同而有所不同。且很多喝過白茶的茶友都知道,白茶梗里內(nèi)含的茶多糖、果膠類物質(zhì)顯著高于芽葉,這些糖類物質(zhì)在水解之后,能夠增加茶湯甜潤醇和的滋味、稠滑醇厚的口感,且對人體益處極大。所以,茶梗的存在并不是茶品質(zhì)劣質(zhì)的表現(xiàn),反而能提高茶葉口感、滋味。當然,這也不意味著茶梗越多越好,還是適量為佳。
不知有多少的新茶友是因仰慕白毫銀針的美名而踏入白茶圈的。他們因白毫銀針而知福鼎白茶,便以茶葉外觀的鮮嫩度來給白茶的優(yōu)劣排序,認為越好看、鮮嫩的茶,品質(zhì)一定越高,越好喝。而對于那些茶梗、老葉多,顏值不佳的壽眉,則是不屑得很,將其列入劣質(zhì)茶的行列。這樣的想法,無疑是新茶友在品鑒福鼎白茶時的巨大障礙。對于剛開始接觸福鼎白茶的新茶友來說,以白毫銀針作為入門茶是不太合適的,因為白毫銀針向來以清雅、鮮爽滋味為主,而那些僅憑外貌就下決斷的茶友,想要完全感受到白毫銀針的曼妙是很難的。建議你們還是先從品鑒壽眉入手,不同于白毫銀針,壽眉在茶梗與老葉的加持下,其口感醇厚甜潤,茶的香氣、滋味較為容易地被味覺所捕捉,這對于平時很少喝茶卻又躍躍欲試福鼎白茶的茶友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這里就要向大家推薦一款國號新茶——梅洋壹峰古樹帶梗茶,這款茶采自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茶園,其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所產(chǎn)出的茶品質(zhì)上乘。細嗅之下,果香濃郁,又帶甜香,蓋杯聞奶香馥郁持久。觀其形,灰綠帶褐,多黃褐細梗,察湯色淺黃清澈明亮,品滋味甘厚甜潤,粘稠飽滿。今年的新茶嘗來,便已有此滋味。若將這款茶葉細心存放,讓它跟隨時間的沉淀,使茶香逐漸沉穩(wěn),茶湯由淺變深,茶香也將逐漸演變出糯香、陳香、棗香甚至藥香。口感甜潤飽滿,茶湯綿稠有質(zhì)感。而想要有如此驚艷的變化,茶梗的存在功不可沒。
這一番討論下來,不知道大家對壽眉帶梗茶的觀感是否產(chǎn)生了改變,不若親自來嘗嘗這款優(yōu)質(zhì)的梅洋壹峰帶梗茶,相信它獨特的魅力定會使你刮目相看。下次再泡茶時,記得可別把茶梗挑出來了,不然就是“買櫝還珠”了。抑或是去買茶時,你還會只關(guān)注茶葉的顏值嗎?還會嫌棄那略顯不合群的茶梗嗎?
愿你在悠悠時光中,
品得一杯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