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睦家“賣身”背后:私立醫院重資產下盈利平衡術大考
- 2019年12月25日 來源:中新經緯
提要:12月19日,美股上市公司新風天域宣布完成收購和睦家醫療,更名為新風醫療集團。復星醫藥同時公告,出售和睦家47%股權對價為5.23億美元。
從如火如荼的收購潮到接連出售,醫院資產的盈利頑疾一直存在。
12月19日,美股上市公司新風天域宣布完成收購和睦家醫療,更名為新風醫療集團。復星醫藥同時公告,出售和睦家47%股權對價為5.23億美元。
私立醫院投資在經歷了2015-2017年的如火如荼后,2018年進入拋售潮,和睦家也一度被業內質疑盈利不佳、被迫賣身,然而近14億美元的估值達到和睦家之前退市時的近4倍,再度引發對其估值的探討。
醫療服務素來以“重資產、回報慢”著稱,如何尋找長期穩定的盈利平衡術成為關鍵。
估值之辯
在資本寒冬的2019年,醫療服務作為長回報周期行業,獲得14億美元的資金,和睦家的估值成為關注重心。
新風天域收購和睦家時披露的公告內容顯示,2018年和睦家營收20.6億元,虧損1.76億元;2019年前五個月營收近10億元,虧損8900萬元。
和睦家的虧損主要來自去年開業仍處在爬坡期的上海浦東醫院和廣州醫院,以及處于建設期的北京大屯路醫院。另外,由于2017年與2018年和睦家投入10億修建新醫院,2018年有約1.4億元的折舊與攤銷費用,2019年上半年的損益表中有約1.7億元的折舊與攤銷費用。
收購醫院后需要長期、持續性投入,運營管理方面存在壓力。廣東威爾醫院、醫生聯合集團CEO林子洪12月14日對記者表示,對于自負盈虧的私立醫院來講,就算找到了合適的盈利增長點,運營效果依然不如意,其中沒有拓展也成為醫院運營失敗的主要原因。首先,如果要打造一個專科,就需要有能力去拓展,其次,需要專業的醫生打造這個專科,最后需要專業的管理人才,即專業的運營管理團隊。
以產科聞名的和睦家其實際經營目標也一直不僅僅是專科醫院。作為目前中國最大的高端綜合性私立醫院集團之一,和睦家脫胎于1981年由李碧菁創立的美中互利。美中互利早期曾主要銷售醫療設備,后拓展醫療保健部門,在北京、上海等地經營私人醫院和診所,199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2014年,美中互利被復星醫藥、TPG等收購,私有化退市。
華東某中型券商分析師對記者分析:“在醫療服務板塊,長回報周期趨勢之下,不免易主頻發,和睦家如今經管出售但達近百億估值,今后可能的發展潛力仍可期。以美國梅奧診所為例,其2018年營收12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880億,克利夫蘭和約翰·霍普金斯,兩家醫院2017年營收分別為84億美元和61.53億美元,但無獨有偶,都是經歷過漫長虧損之后得到修復。”
盈利平衡術大考
回到經濟寒潮之中,盡管醫療服務“未來可期”,但短期來看醫院資產出售依然是主流,對醫院逆勢之中的盈利平衡術大考仍如期而至。
據普華永道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境內醫院并購額達到161.27億元,較2015年的47.85億元同比增長達237%。與此同時,2016年境內醫院并購筆數達到206筆,而2015年僅有48筆。甚至在2018年上半年,這種并購潮還在持續。但2018年下半年,尤其是年末階段,上市藥企紛紛收緊投資,甚至接連出現拋售醫院的現象。藥企“賣出”醫院資產,多數歸因于要聚焦主業。
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認為:“藥企購買醫院究竟是深度介入還是淺度涉水還有待觀察。可這些通過收購醫院進入醫療服務行業的企業分為兩種:一種是財務投資人,行為類似炒房,如果遇到好價錢很可能賣掉;另一種則是戰略投資人,大都希望深耕醫療。”
但資金回籠慢、對公司主營業務的影響、公司管理層內部的分歧、跨界后的水土不服,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等等因素成為上市公司進軍醫療服務領域的難題,使得它們開始重新評估入局的代價。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受中成藥招標降價、醫保控費等政策影響,不少醫藥制造企業在歷經一系列并購動作后,外延增長開始進入增長乏力期,因此藥企都會通過出售資產保障現金流。”
收購醫院后需要長期、持續性投入,回報周期較長,不管是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在運營管理方面都存在壓力,相對而言,民營醫院承擔更大壓力。在醫藥投資圈更有“醫院資產一直投,一直虧”的戲謔說法。
林子洪對記者表示,醫院的管理問題主要還是人才,再加上國家目前的醫保政策開放力度不夠,所以造成一些民營醫院在管理上存在難題。
“在藥占比、按病種付費政策實施后,很多醫院中午、下午就是在算賬的,不能超額,超額就得醫院補。”有醫院從業人士向記者分析,“但這部分錢往往醫院補不了,就會算在科室頭上,科室也沒錢,最后只能醫生承擔,所謂的虧錢就虧在這,而無論是民營醫院還是公立醫院始終都繞不開這個坎。對于醫院來說精細化管理,破解盈利的慢生意才是關鍵。”
“此外,為均衡各地醫療資源,近年來,國家不斷放寬政策,鼓勵和支持醫生多點執業,對民營醫院來說,有更多機會請到名醫坐診。而現狀是民營醫院在到處挖人,但真正的好醫生卻仍然難覓。”林子洪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