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回歸+恒指估值洼地 近八成私募積極抄底港股
- 2019年11月20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在平淡的市況下,阿里巴巴即將“回歸”港股,這讓市場的目光再次投在港股市場上。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相對于A股可謂低迷(年度漲幅),而恒生指數的最新市盈率為10.61倍PE,處于歷史較低位置。不過,在平淡的市況下,阿里巴巴即將“回歸”港股,這讓市場的目光再次投在港股市場上。
近期,私募排排網向記者提供了一份調查報告——有76.35%的私募認為在此輪調整中,港股不少優質標的被錯殺,港股“黃金坑”機會難得,私募已積極加倉布局“抄底”港股。
港股投資價值已經出現
對于港股投資,市場的確給投資者有很多美好的記憶,如2016年至2017年的整體牛市、騰訊控股這樣的牛股崛起……
不過,2018年港股市場的單邊下跌,以及2019年至今的震蕩,都讓港股市場的賺錢效應相對較差。而就在港股市場估值不斷擠壓的背景下,阿里巴巴、百威亞太等一批知名企業赴港上市,似乎讓市場再次發現了港股的價值。
近期,不少私募對港股市場表現出了積極的看法。
據保銀投資介紹,公司不僅會繼續投資港股,還認為目前港股總體處于估值洼地,具有投資價值。短期來看,港股市場受市場情緒面的影響會有波動,但是長期看,一方面當前的局面不可能一直持續,情緒面的改善會修復港股;另一方面長期股價終會與上市公司業績相匹配,那些有業績支撐的好公司的股價終會回歸其本來的價值。
知遠投資總經理柳正華也認為,現在的港股具有非常大的投資價值,不遠處就會有波瀾壯闊的行情。目前港股有非常多的優質公司,而且估值到了歷史低點。
美港資本創始合伙人張李沖介紹稱,每次由于非公司基本面的原因導致的低估值狀態,都是最好的抄底機會。今年因為香港本地的原因,導致部分資金離開港股市場,流動性的減少使得很多優質H股股價出現較大下跌,其中大部分公司的主要營業收入來自內地市場,香港本地經營環境的變化沒有改變這些公司的運營基礎,因此短期資金流出就給予了非常好的加倉機會。
鉅陣資本首席投資官龍舫認為,2020年港股市場存在巨大的戰略性機會,向上的空間遠大于向下的風險,現在處于歲末年初階段,是逐步建倉港股的好時候。在經歷了2019年的橫盤震蕩、且跑輸A股與全球大部分主流市場后,目前港股在全球主流資本市場中估值最低。且2020年港股市場將受益于我國經濟的見底回升以及美國降息周期的推動,有望獲得全球資金的優先配置。
金融科技將成為突破口
盡管過去的港股市場,地產、金融占據了相當高的市值比重,但隨著港交所不斷吸納新經濟企業,因此目前在港股市場中,高科技企業、生物醫藥企業也在逐漸增多。而在看好港股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則成為了資金重點關注的板塊。
航長投資研究部指出,當前恒生指數整體估值僅為10.61倍PE,處于歷史30%分位水平,在當前估值下可以開始關注低估資產,看好電子、互聯網行業公司。電子的邏輯是明年蘋果創新大年和5G換機潮疊加,調研信息反饋電子行業增長確定性高;互聯網的邏輯是互聯網股票具有港股特色,較A股優勢顯著。
從行業布局來看,龍舫看好科技創新、醫藥醫療與金融板塊。龍舫進一步表示,看好科技板塊是因為看好科技創新的國家戰略,看好未來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將驅動一大批有領先技術的科技公司脫穎而出;看好醫藥醫療板塊,是因為中國加速進入老齡化,醫藥醫療是必須的剛性支出,未來仍然會保持較好的增長,且從國際資本市場的經驗來看,醫藥醫療板塊也是牛股頻出的板塊。H股全流通本身提升流動性,對港交所是直接利好,同時也利好為全流通公司提供資本服務的內資券商。在這些純H股中,銀行股多達16家,是占比較高的板塊之一,全流通也有利于活躍銀行板塊的交易量,提升板塊整體估值。
乾明資產總經理李昊庭則看好調整充分且基本面底部反轉的汽車板塊,另外油氣板塊也值得關注,原油生產的供應端在中東和北美,可能面臨收縮風險,或會刺激油價帶來一系列上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