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家銀行業機構收到百萬元級別罰單
- 2022年06月16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根據銀保監會網站公布的信息,6月1日至6月15日期間(以罰單披露時間統計),共有13家銀行及2家理財子公司收到百萬元級別罰單,合計被罰金額達3860萬元。信貸業務仍是違規事件高發區,同業業務、員工管理也是監管部門關注重點。
根據銀保監會網站公布的信息,6月1日至6月15日期間(以罰單披露時間統計),共有13家銀行及2家理財子公司收到百萬元級別罰單,合計被罰金額達3860萬元。信貸業務仍是違規事件高發區,同業業務、員工管理也是監管部門關注重點。
信貸違規是高發區
統計數據顯示,金華銀行被罰金額較高,達525萬元。該行涉及違規掩蓋不良資產、虛增存貸款、違規收費、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繞道信托公司違規向土地儲備中心提供信貸資金等8項違規案由。
整體看,各家機構被罰的案由主要涉及信貸業務領域。6月7日,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因小微企業貸款管理嚴重不到位、項目貸款管理嚴重失職、流動資金貸款管理嚴重不到位、違規向非融資性擔保公司提供授信、個人消費貸款貸后管理不到位等6項案由被罰410萬元。
部分銀行在票據業務方面出現違規。例如,中國民生銀行宿遷分行因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以票據貼現資金作保證金虛增存款罰款155萬元。中國工商銀行昭通分行因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變相越權簽發銀行承兌匯票等案由被罰140萬元。
有的銀行因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同業投資資金投向不合規被罰。例如,重慶銀行因同業投資項目資本金不充足、項目土地款超概算、投后管理不到位以及同業投資資金投向不合規、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借用銀行員工賬戶為貸款客戶過渡資金等案由被罰款230萬元,該行也是6月以來被罰金額僅次于金華銀行的城商行。
理財業務違規被罰
6月1日至6月15日期間,銀保監會開出多張涉及銀行理財業務的罰單,被罰機構包括中銀理財、中國銀行、光大理財、光大銀行,合計罰款1490萬元。
罰單顯示,中銀理財存在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只證券市值超過該產品凈資產的10%、全部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只證券市值超過該證券市值的30%、開放式公募理財產品杠桿水平超標、理財產品投資資產違規使用攤余成本法估值等6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460萬元。
光大理財的違法違規案由除持有的單只證券市值違規外,還包括使用第三方移動辦公平臺存在風險隱患等,最終被銀保監會罰款430萬元。
中國銀行、光大銀行因理財業務老產品規模在部分時點出現反彈等案由,分別被罰款200萬元、400萬元。
“理財公司成立后很多業務屬于灰色地帶,或多或少和監管理解不一致,且此前沒有正式做過嚴格的現場檢查,預計更多問題未來會逐步暴露。”上海法詢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海波表示。
業內人士預計,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將進入常態化階段。對于2022年銀行業機構監管重點,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認為,有關部門應繼續聚焦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和風險問題,同時需要關注房地產等重點行業的風險化解與處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