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開展醫藥產業鏈強鏈補鏈行動 持續提高醫藥工業制造水平
- 2022年09月15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醫藥工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發展動力更加強勁,產業創新取得新突破,供應保障能力明顯提升,為抗擊新冠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撐。2021年,醫藥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比重為4.1%;實現營業收入3.4萬億元,營業收入較2012年增長80.8%。
工業和信息化部14日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七場,主題是“推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 提品質 創品牌”。
以下為文字實錄: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周健:
黨的十八大以來,醫藥工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發展動力更加強勁,產業創新取得新突破,供應保障能力明顯提升,為抗擊新冠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撐。2021年,醫藥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比重為4.1%;實現營業收入3.4萬億元,營業收入較2012年增長80.8%。
下一步,我們將與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加快落實《“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創新成果產業化。推動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醫療機構合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整合集聚創新資源,建設跨領域、高水平的技術攻關平臺和產業化成果推廣應用平臺。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示范項目,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向創新產品產業化聚集,到2025年,創新產品新增銷售占到全行業營業收入增量的30%以上。
二是切實增強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開展醫藥產業鏈強鏈補鏈行動,系統梳理醫藥產業鏈情況,聚焦薄弱環節,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協同攻關。進一步發揮我國醫藥工業產品門類齊全、規模化生產能力強等制造優勢,鼓勵企業開發應用先進制造技術和裝備,持續提升關鍵核心競爭力。
三是持續提高醫藥工業制造水平。在醫藥工業領域開展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針對藥品全生命周期重點環節,在“十四五”期間,總結推廣50個以上數字化應用典型場景,支持建設20家以上數字化轉型示范工廠,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藥制造技術融合,提升生產質量控制水平。建設一批高標準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推動企業實施生產過程綠色低碳化改造,實現醫藥工業綠色發展。
四是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堅持開放發展,深化產業國際合作,吸引全球醫藥創新要素向國內聚集,鼓勵國外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和創新藥生產基地。引導國內企業通過合作開發、技術許可等方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高校院所開展合作,切實提高創新效率,以更高水平進入國際市場,為全球健康事業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