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企業利潤重回正增長 下半年國內需求修復力度強勁
- 2022年07月29日 來源:中國網
提要:分析人士認為,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增,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業復工復產扎實推進、消費場景加快恢復,使生產和消費兩端均有積極變化。另一方面是得益于一系列減稅降費、紓困幫扶政策的落地見效。
(記者 李春暉)隨著穩定工業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相關企業的經營狀況正在回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8%,結束了此前兩個月的下降態勢,重回正增長。
二季度以來,受部分地區疫情多發散發影響,工業企業經營狀況承壓,4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5%。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降幅略有收窄。6月份,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恢復,工業企業效益明顯改善,由連續兩個月下降轉為正增長,利潤增速較5月回升7.3個百分點,呈加速恢復態勢。
分析人士認為,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增,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業復工復產扎實推進、消費場景加快恢復,使生產和消費兩端均有積極變化。另一方面是得益于一系列減稅降費、紓困幫扶政策的落地見效。
從行業看,6月份工業企業的利潤修復在廣度和深度上均有不俗表現,多數行業利潤回升,部分行業利潤增長較快。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3個行業利潤增速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占56.1%。有21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為51.2%,其中15個行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
其中,汽車行業表現最為搶眼。因上海、吉林等汽車主產地加快復工復產,汽車制造業利潤由下降轉為大幅增長47.7%,是拉動工業企業利潤回升作用最大的行業。
從地區上看,此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東部、東北地區企業利潤持續恢復,帶動全國工業企業利潤改善。6月份,東部、東北地區加快推進復工達產,企業利潤雖然同比分別下降13.5%、2.7%,但降幅較上月分別收窄6.0和27.1個百分點。其中,長三角地區利潤由上月下降17.8%轉為增長4.6%;上海、江蘇、遼寧、吉林利潤均由降轉增或降幅收窄。
此外,中部、西部地區利潤分別增長14.9%、23.1%,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6月份不僅工業企業利潤加速回暖,利潤行業結構方面也進一步優化。此前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的上下游利潤分化情況有所緩解,中下游行業效益持續改善。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增長13.1%,利潤由降轉增;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9.0%,降幅較上月收窄9.5個百分點。
對于行業結構優化的原因,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除上游價格回落及向下游傳導外,常態化防疫新措施助力人的流動,消費場景加快回暖對下游利潤改善亦有積極貢獻。
6月份,隨著消費市場繼續恢復,消費品制造業效益有所改善,利潤雖然同比下降11.7%,但降幅較上月收窄6.7個百分點。其中,紡織服裝、家具、印刷、農副食品加工行業利潤分別增長44.7%、20.6%、3.8%、1.9%,均由降轉增;酒飲料茶、文教工美行業利潤分別增長21.0%、15.4%,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隨著常態化核酸檢測、防疫要求時長縮短等新防疫措施的推進,國內人的流動和線下消費場景仍將持續修復,下游消費品行業利潤積極向好。”李超表示。
展望下半年,李超認為,在常態化核酸檢測、經濟常態化恢復背景下,國內需求環比修復力度或有強勁表現。





